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Copula函数分析华北地区年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发生特征
    俞昕, 张琪, 杨再强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8): 695-70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8.005
    摘要263)      PDF(pc) (2053KB)(355)    收藏
    基于华北地区36个气象站196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和降水数据,识别逐年高温强度和干旱强度,利用Copula函数构建高温强度和干旱强度的二维联合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分析不同类型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重现期以评估复合事件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对年高温日数和干旱强度进行边际分布拟合时,GEV函数在更多的站点效果最好;将年高温日数和干旱强度进行二维联合,应用最多的Copula函数为Symmetrised Joe-Clayton函数。相比于高温强度,干旱强度对复合事件联合重现期的影响更大。华北地区西南部更容易发生高温强度高的复合事件,中南部更容易发生干旱强度高的复合事件。华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需针对不同区域复合事件的特征采取措施以减轻其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黄睿茜, 赵俊芳, 霍治国, 彭慧文, 谢鸿飞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0): 943-95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0.007
    摘要278)      PDF(pc) (343KB)(345)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新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新方向。深度学习具有学习能力强、覆盖范围广、适应力强、可移植性好等优点,其开发模拟数据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归纳农业干旱监测预测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总结深度学习模型的原理、优势和不足,概述深度学习模型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方面的实际应用,探讨深度学习数据集要求大、数据预处理耗时长、预定义类别范围窄、遥感图像复杂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近年来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然而由于农业系统的非线性及干旱灾害发生的复杂性,现有技术在适用地域、对象和精准性等方面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深度学习方法为农业干旱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但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准确表达作物生长具体过程与机理,可尝试探索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来确保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对于修正预测序列中存在的误差,可建立基于深度学习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模型,进一步提升模型对中长期农业干旱的预测能力。针对灾害样本容量有限问题,加强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农业干旱精细化监测与评估精度。针对影响农业干旱形成的因子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相结合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精度。因此,深度学习模型与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融合深度学习模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农业干旱预测、基于深度学习与迁移学习的农业干旱精细化监测与评估、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是未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
    郭波, 杨振, 何文清, 刘家磊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977-99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1
    摘要289)      PDF(pc) (625KB)(314)    收藏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的同时,由于对聚烯烃塑料地膜的长期使用,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使其积存土壤中,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区域,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操作受阻,作物的出苗、营养吸收及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被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降解,最终分解成CO2和H2O,不仅对土壤无污染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成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生物降解地膜的不断深入研究,表明其对土壤环境及农作物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作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无法简单通过一项或者几项试验直接得出生物可降解地膜较塑料地膜PE优秀的结论。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的结果,比较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BM)和塑料地膜(PE)处理后的各种实验效果,分析其优劣性并对生物可降解地膜性能的改进提出建议,以期不断完善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性能,实现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分析表明,(1)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满足作物生长前期所需,加快出苗,缩短生长周期,同时对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土壤酶活性等产生有益的影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在微生物方面,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增长。同时,生物降解地膜具有较PE地膜优秀的减草能力,其中以黑色生物可降解地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减少田间杂草数量,保证作物所需营养的供给。(2)在农作物方面,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在玉米生育前期和中期促进玉米生长,缩短生育时期,并提高产量。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的棉花籽棉产量与PE地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覆膜处理较裸地在产量上有显著提升。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的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因为土壤温度增加导致发芽更快,显著缩短生育周期,提早上市,并且较PE地膜和裸地能显著提高产量,其中黑色生物可降解地膜效果最明显。对于谷子作物,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下的产量与PE地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覆膜处理在产量上较裸地处理均有显著提升。而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番茄、茄子和甜菜等蔬菜作物,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够长时间发挥保温增墒的作用,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最终产量与覆盖PE地膜处理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小幅提升,且较裸地处理有显著提升。(3)提出生物可降解地膜现存的不同成分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问题、降解可控问题和成本问题,如降解速度难以控制、生物可降解地膜不完全降解导致的环境问题、技术成熟度不高以及价格较高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生物可降解原料进行改性创新,降低成本,并对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机理进行调控,加强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研发高性能、多功能化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同时满足区域适用性和作物适用性的新型生物可降解地膜,为生物降解地膜向更多区域和更多作物种类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综述
    冉漫雪, 丁军军, 孙东宝, 顾峰雪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1-1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1
    摘要275)      PDF(pc) (724KB)(300)    收藏
    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等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土壤呼吸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探明气象条件(温度、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及作用机制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与土壤呼吸存在正反馈调节,但温度适应性削弱了二者的反馈关系。增温时长和土壤碳储量不同导致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土壤呼吸对温度适应性机制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适应性、底物消耗和土壤矿物质活化等。(2)降水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取决于土壤初始水分含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时,降水不仅增加土壤含水量还可促进土壤呼吸,在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呼吸达到最大值,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值时土壤呼吸又会受到抑制。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机制主要为替代效应与阻滞效应、底物供给、微生物胁迫以及根系响应等。(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的耦合关系取决于土壤水热因子配比,当土壤温度成为胁迫因子时,降水引发的土壤水分含量升高对土壤呼吸的激发效应被低温的负面影响所抑制;当土壤水分成为胁迫因子时,气候变暖引发的土壤温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被干旱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进行土壤呼吸研究时需充分考虑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为更全面深入地明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扰动因素,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与环境关系等相关领域研究应为重点方向,一是加强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并定量化研究土壤呼吸组分;二是持续关注土壤呼吸对土壤初始温度和温度波动的响应特征,探索生物多样性或群落结构组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机器学习算法在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中的应用及展望
    赵金龙, 张学艺, 李阳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57-107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7
    摘要225)      PDF(pc) (403KB)(257)    收藏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作物信息获取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作物信息获取方式主要依靠化学检测法,测定过程耗时、耗力。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通过无损的方式,快速感知作物外观及内部理化参数,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对国内外作物信息高光谱遥感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归纳了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的不确定性,指出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通过多源遥感协同观测实现作物信息获取方式互补,发展高光谱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技术、高光谱遥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技术,从而实现面向作物全生育期的关键信息智能化获取与决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时空演变规律及风险区划
    曹强, 杨咸贵, 董世杰, 罗晓丹, 李鸿飞, 陈曦, 岳伟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67-7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7
    摘要170)      PDF(pc) (3420KB)(234)    收藏
    基于大别山区3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趋势面插值和ArcGIS技术,分析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时空分布特征,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载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评价因子,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茶树春霜冻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基于ArcGIS技术开展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1971−2020年大别山区不同等级春霜冻发生日数均显著下降,发生总日数及轻度、中度、重度春霜冻发生日数均值分别为9.6、5.2、3.0和1.4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5、−0.61、−0.54和−0.30d·10a−1;春霜冻发生日数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呈正相关,大别山区北部春霜冻发生日数较南部下降趋势更明显。(2)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高、中和低风险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67%、41.88%和41.45%;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金寨县、岳西县、霍山县和英山县等海拔600m以上高山区域,信阳市及零星阴坡(北坡)地带;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海拔低于600m的山区及大别山北麓部分低海拔地区,零星分布在南麓阴坡(北坡)低海拔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南麓低海拔地区,零星分布在北麓阳坡(南坡)低海拔地区。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风险精细化评估可为优化茶产业布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陕西北扩区苹果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及潜力分析
    梁轶, 屈振江, 鲁成, 张黎, 刘璐, 王景红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5): 347-360.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5.001
    摘要300)      PDF(pc) (5232KB)(225)    收藏
    为了厘清新的气候期(1991−2020年)陕西北扩区苹果气候适宜种植区的精细化分布,揭示该区域苹果可发展种植潜力,本文基于陕西苹果产区气象观测、数字高程模型、耕地确权等多源数据资料,综合考虑陕北山地苹果种植的气候与立地条件需求,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空气相对湿度、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坡向、坡度共7项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各气候因子空间化模拟推算,基于模糊集线性隶属函数方法构建各项单因子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判和集优法研制了陕西北扩区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应用耕地确权数据提取分县(区)苹果北扩适宜种植区的旱地和可灌溉面积分布,以明确其可发展种植潜力。结果表明:(1)陕西苹果适宜种植区北界主要分布在自吴起、靖边中南部向东北经横山南部、米脂延伸至佳县中南部一带向阳缓坡丘陵沟壑区,海拔一般在730~1660m。(2)野外调查验证显示,区划结果与果园实地种植分布的一致性约80%。(3)基于耕地确权数据的分县(区)苹果气候适宜区精细化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北扩区苹果气候适宜等级以上可发展种植面积约276.9khm2,占可用耕地24.6%,其中旱地面积占96.3%,以雨养农业为主。与各县(区)苹果种植现状统计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榆林市除神木、府谷外的其他大部分县(区)和延安市吴起县苹果气候适宜区潜在种植面积尚有4.9~28.5khm2的发展空间,延安市志丹县苹果气候适宜区潜在种植发展面积已趋于饱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北方苹果花期霜冻风险研究
    邱星霖, 林泽全, 李璨, 俞海洋, 王瑛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33-4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4
    摘要168)      PDF(pc) (11528KB)(218)    收藏
    中国北方苹果主产区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苹果花期霜冻灾害事件对果农收入和产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未来气候变化会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本研究基于NEX-GDDP共享的气候模式数据,利用泰勒图选取对苹果花期最低气温拟合能力最优的7个模式,计算未来苹果花期最低气温年遇值,采用极值分布传递函数校正方法对其订正,预估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苹果霜冻灾害及减产风险。以研究区各地遭遇30a一遇的苹果花期霜冻灾害强度为例,RCP4.5情景下未来近期和远期,河南、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区域为主要受灾区域,以最低气温−3~−2℃为主,减产率最高的为河南、宁夏、山西、陕西省北部地区,中国北方苹果总减产率在2.47%~5.22%。RCP8.5情景下,最低气温−3℃以下霜冻灾害区扩大至河南全境、山东中部等地,中国北方苹果总减产率在4.57%~12.39%。未来这些地区苹果种植需加强对霜冻灾害风险的防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生产影响的研究综述
    郝帅, 宋艳玲, 孙爽, 王春乙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5): 398-40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5.005
    摘要220)      PDF(pc) (444KB)(213)    收藏
    青藏高原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青稞是青藏高原主要作物,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本文梳理了当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生产影响的相关研究,就青藏高原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青稞种植制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较其他地区增温显著,降水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更加频繁;气候变化使得青稞潜在种植界限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移动,可种植面积增加,生育期缩短,当前气候变化对青稞生长有利,同时品种更替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青稞产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青稞生育期将继续缩短,青稞生产及藏区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现有研究存在青稞研究区域局限性,气候变化对青稞复合影响和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较少等问题。未来需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对青稞生产影响的机制机理,创建青稞气象灾害影响与综合风险动态评估技术体系,制定有效措施促进高原青稞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保障青藏高原青稞粮食安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区域粮食产量因灾损失评估之北方五省灾情-产量模型再检验
    刘园, 刘布春, 梅旭荣, 贺金娜, 陈迪, 韩锐, 朱永昶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09-102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3
    摘要184)      PDF(pc) (1564KB)(207)    收藏
    利用1961-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灾情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全国和冀鲁豫晋陕粮食产量与灾情的变化特征;采用已构建的河北、山东、河南灾情-产量评估模型,输入2008-2020年灾情数据,估算粮食产量及其因灾损失,检验已建灾情-产量评估模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基于该统计建模方法构建了山西和陕西两省粮食作物灾情-产量评估模型,评价构建模型方法的通用性。结果表明:(1)1961−2020年,北方五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5%,夏收粮食和秋收粮食种植面积分别以3.39hm2·a−1和106.3hm2·a−1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1),总产量分别以137.3×104t·a1和119.9×104t·a−1的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2008−2020年北方五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以209.42hm2·a−1和258.06×104t·a−1的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2)1961−2020年,北方五省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占全国平均灾情的28%、28%和23%,北方五省与全国灾情均呈显著先增强后减轻变化趋势;全国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在2008年、2000年和2000年达到历史高值后逐年下降;北方五省相应灾情分别在1990年、1989年和2004年出现下降拐点。全国粮食作物灾情主要来自干旱和洪涝,旱涝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占全国灾害统计面积的76%;北方五省灾情主要来自干旱,干旱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占北方五省灾情统计的66%、61%和58%。2008−2020年山东干旱受灾面积最大;河北、山西干旱成灾面积相对较高;河北洪涝和风雹绝收面积最高。(3)基于构建模型的数据序列延长至2020年,冀鲁豫粮食产量模拟值与实际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0.95,P<0.01),构建的北方五省灾情−粮食作物产量评估模型模拟准确率较高;60a间,冀鲁豫晋陕五省的粮食因灾损失率分别为8.99%、18.02%、9.79%、12.84%和20.04%,近12a受灾情面积减少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灾损失率分别为4.4%、17.4%、9.65%、8.14%和17.9%,均有所下降。经模型的验证和构建,该建模统计方法对于评估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造成的损失表现较好,具有预测粮食产量的性能,具备业务化应用的可行性。鉴于北方五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较高,新时期防范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
    李洁, 聂红民, 许国震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9): 759-76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9.001
    摘要195)      PDF(pc) (535KB)(204)    收藏
    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生产投入、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作物产量等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共5个指标,利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分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为农业生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农业灌溉面积外,2000−2020年河南省各项农作物生产投入量基本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各项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总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峰867.32万t,至2020年碳排放总量比2015年减少10.27%;在21a的平均碳排放量中,化肥的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农药和农业灌溉,其占比分别是73.35%、9.41%、8.08%、7.77%和1.39%,化肥是主要碳排放源。2009−2020年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的碳排放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达到最高值为1.0670thm−2,而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降低了2.87%。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碳减排受政策影响效果显著。化肥作为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源,减量增效仍然是重要的措施,其次应考虑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薄膜。加强政策引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施减肥减药增效的措施,推广高质量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规范农膜的使用和回收治理,都是减少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化模拟
    赵雪晴, 金涛, 董雯怡, 刘美霞, 刘勤, 刘恩科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22-103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4
    摘要181)      PDF(pc) (6492KB)(203)    收藏
    春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研究分析不同气候和土壤模式下春玉米产量的空间差异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土壤、地形和气候因素三个方面共13个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春玉米单产和13个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将春玉米单产进行栅格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的空间化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与春玉米单产统计数据基本一致,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在2482.49~10147.10kghm−2。(2)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图客观反映了春玉米单产的空间分布趋势,大体呈现由中部地区向四周不断减少的格局。本研究准确取得栅格尺度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化的模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1.45%,可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和决策制定等提供方法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江苏省不同风险区域春茶霜冻害特征分析
    任义方, 王培娟, 钱半吨, 马云波, 孙庆飞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9): 820-833.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9.006
    摘要154)      PDF(pc) (3344KB)(194)    收藏
    利用1981−2020年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基于表征茶树霜冻害程度的气象指标,构建春茶霜冻监测期风险指数(RI),选择k均值聚类算法确定江苏省春茶霜冻风险区划,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识各霜冻风险区域气候突变点,从逐日和逐小时尺度,评估气候变化对区域内春茶霜冻发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春茶霜冻风险呈现西南低东北高的特征,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分别以轻度−中度和特重霜冻发生为主,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11.91%和15.4%,平均终霜期分别呈现2.7d10a−1和1.5d10a−1的提前趋势,RI分别呈现每10a降低0.024和0.015的趋势。受气候变化影响,逐日尺度上,低、高风险区域中,各等级春茶霜冻发生频率和波动性明显降低,且以特重霜冻降幅最为明显;发生频率分布形态由多峰型转为单峰型和递降型,高发时段集中在2月上旬-3月下旬;逐小时尺度上,各等级春茶霜冻发生频率在一天内基本呈现正弦分布,气候突变后,轻度和中度−特重霜冻高发时段分别推迟2~4h和0~1h,中度−重度和特重霜冻高发时段分别集中在5:00−7:00和6:00−8:00。随气候变化,江苏春茶霜冻发生呈现趋晚、趋弱、趋短和趋少的特征,但仍需积极应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西藏高原地区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
    杜军, 黄志诚, 次旺顿珠, 德庆卓嘎, 周刊社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2): 111-123.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2.001
    摘要158)      PDF(pc) (16222KB)(183)    收藏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农牧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研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近40a(1981−2020年)西藏38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rson系数、Mann-Kendall、优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0a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藏≥0℃、≥5℃和≥10℃界限温度分布总体上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初日推迟、终日提早、持续日数缩短和积温减少的特征,并具有明显的海拔垂直地带性特征。1991−2020年与1981−2010年平均值比较,西藏各站三种积温均增加,以≥10℃积温增幅较大;绝大部分站点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偏多。(2)近40a西藏≥0℃、≥5℃和≥10℃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幅以≥0℃最大,平均每10a初日提早3.2d、终日推迟3.5d、持续日数延长5.4d;积温增幅以≥10℃最大,为86.1℃·d·10a−1。≥0℃、≥5℃持续日数增加是由于初日明显提早造成的,而≥10℃持续日数的增加因终日显著推迟导致。(3)≥0℃界限温度的线性倾向率(LTR),低海拔地区明显大于高海拔地区;≥5℃初日、积温LTR的最大值在低海拔地区,终日、持续日数LTR的最大值在中高海拔地区(3500−4000m);≥10℃初日LTR在中高海拔地区最大,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LTR最大值出现在海拔4000−4500m地区。(4)20世纪80年代≥0℃、≥5℃和≥10℃初日偏晚、终日偏早、持续日数偏短、积温偏低;90年代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正常,积温仍偏低;进入21世纪后,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增加、积温明显偏高,以21世纪10年代最明显。(5)≥5℃终日突变最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10℃终日突变最晚,在21世纪10年代中期;初日、积温的突变分别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持续日数突变点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中前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
    刘文辉, 张宝忠, 魏征, 韩松俊, 韩聪颖, 王雅琦, 韩信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7): 545-55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7.001
    摘要207)      PDF(pc) (3706KB)(176)    收藏
    以全国710个气象站点常规观测资料为基础,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1970−2017年逐日ETo,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贡献量分析法等,分析不同气候区年尺度ETo变化特征及敏感因子,量化气候因子对ETo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 全国710个气象站点中,有177个站点年ETo呈现显著增加趋势(0.51~5.55mm·a−1,P<0.05),147个站点ETo呈现显著减少趋势(−0.65~−5.00mm·a−1,P<0.05),而386个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不同气候区平均温度(T)和风速(U)呈增加趋势,相对湿度(RH)和净辐射(RN)呈减小趋势;(2)不同气候区ETo敏感因子不同,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ETo主要敏感因子为RN,半湿润区、湿润区ETo对RH最敏感,且随着湿润度的增加,ETo对RN和RH的敏感度增加;(3)ETo变化趋势受气候因子敏感性和相对变化率共同影响。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ETo增加主要由温度上升变率较大所致,ETo下降主要由风速下降变率较大主导,而湿润区ETo变化由其对RH和RN的高敏感性所引起。综合而言,相比较敏感系数,考虑相对变化率的贡献量指标对表征气候因子对ETo变化的影响更具有指示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灌浆期高温对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余梦奇, 路梦莉, 张雅婷, 陈志英, 李文阳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7): 599-610.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7.005
    摘要242)      PDF(pc) (513KB)(171)    收藏
    2021年6−10月以玉米品种隆平206、安科985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灌浆期高温处理,即白天平均温度为(37±2)℃,持续处理30d,以自然温度为对照,即白天平均温度为(31±2)℃,测定不同处理下玉米产量、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研究高温处理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低玉米行粒数、百粒重,进而降低玉米单株产量。高温处理下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增加,表明净光合速率(Pn)的降低主要受非气孔因素的影响。高温处理对玉米荧光参数具有显著影响。高温处理下玉米穗位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显著增加。高温处理后玉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可见,高温处理对玉米叶片光合机构造成损伤,降低了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了膜质过氧化程度,降低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性能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光合同化物积累受阻,最终造成玉米产量显著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三江源牧草气候生产力变化及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桑春云, 王倩, 郭建茂, 李建华, 李文峰, 王勇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12-2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2
    摘要169)      PDF(pc) (10091KB)(168)    收藏
    基于1970−2020年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站点逐月地面观测资料,以不同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为气象干旱监测指标,采用逐步订正法计算牧草气候生产力,分析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象干旱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特征,初步揭示气候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状况。结果表明:近50a,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象干旱呈加重态势(P<0.01),1995年左右气候由湿润逐步转变为干旱,干旱发生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三江源西北部地区干旱化更明显。牧草生长季气候生产力整体以7.38kg·hm−2·a−1的速率减少(P<0.01);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减少,呈西部上升、东部下降的空间分布。三江源地区牧草生长季气候生产力与不同时间段前推SPEI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随SPEI前推时间增加,相关系数微弱增加,中西部地区牧草气候生产力对气象干旱的响应高于其他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中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张全军, 宏观, 吴东丽, 侯英雨, 庄立伟, 朱永超, 杨大生, 刘聪, 石耀辉, 侯飙, 张静, 令聪婧, 李雁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8): 735-74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8.008
    摘要186)      PDF(pc) (5482KB)(164)    收藏
    农业气象观测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本研究全面梳理了中国农业气象观测发展历程、业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中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服务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护航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中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大致经历了理论探索、机构组建、试点建设、形成规模、优化调整和稳定快速发展六个阶段。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以65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含70个农业气象试验站)为基础的观测站网体系,开展作物、土壤水分、自然物候、畜牧、果树、林木、蔬菜和农业小气候等的观测与研究;在观测业务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结构科学、功能先进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全国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农田墒情、抗旱救灾及生态气象监测与预测预报等的业务服务技术已较为成熟,服务成效显著。随着全国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调整,以及自动观测技术和设备的迅猛发展,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服务逐渐显现出观测站网布局不够合理、观测规范不能满足需求、观测技术和观测设备自动化不足、业务服务精细化多元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从对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发展战略部署、农业气象观测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中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需形成观测站网布局和观测任务科学合理、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健全、现代化观测体系完善、业务服务多元精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服务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基于CLDAS土壤相对湿度的云南农业干旱监测
    金燕, 徐凌, 周群, 鲁韦坤, 孙帅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79-90.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8
    摘要157)      PDF(pc) (5887KB)(163)    收藏
    选取2016−2020年云南37个土壤水分观测站逐日0−10cm土层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和逐日降水、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插值法,将CLDAS格点数据插值到观测站点上,用于与站点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利用回归订正法对插值后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产品进行订正。采用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关系数、标准差和均方根误差统计指标,定量评估CLDAS土壤相对湿度在云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云南土壤水分观测站相对湿度数据观测有效率不高,选用陆面融合数据开展农业干旱监测十分必要;云南地区近80%的CLDAS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观测站观测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30%,数据可信度高;在干旱发生频率高的云南中部地区,CLDAS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水分观测站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平均偏差小于10%。从农业干旱监测效果来看,基于CLDAS土壤相对湿度的干旱监测指标能很好地描述由气温和降水异常导致的土壤墒情变化,当日降水量接近或超过5.0mm时,能快速响应轻旱站点数的减少;当连续有效降水发生后,监测指标可反映中等及以上等级农业干旱的缓解。综合来看,CLDAS土壤相对湿度在云南农业干旱监测的适用性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川明参生态适宜性及四川潜在分布区预测
    赵金鹏, 王明田, 罗伟, 李昱锐, 李潮, 王茹琳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8): 664-67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8.002
    摘要112)      PDF(pc) (3353KB)(160)    收藏
    基于川明参实际分布点位数据及CMIP6推出的未来气候情景数据,结合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川明参种植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分析影响川明参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模拟和验证气候变化下四川省川明参的分布规律及适生区范围,为川明参野生资源调查保护、生态修复及人工生产培育和产业发展等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影响川明参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为年降水量、最冷季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和温度年较差,中适生及以上区域的关键环境因子阈值分别为874.0~1231.2mm、22.1~83.9mm、−4.4~3.5℃和25.0~31.2℃。当前气候情景历史时期2010s(2000−2020年),川明参适生区域主要集中于四川盆地底部、盆缘山地及攀西高原东部,总面积达21.49×104km2。相较当前气候情景历史时期,2050s(2041–2060年)SSP1−2.6和SSP2−4.5情景下川明参高适生面积分别减少14.07%和10.04%,SSP5−8.5情景下增加3.46%,三种未来气候情景下中适生区面积分别增加27.36%、10.94%和30.66%;2090s(2081–2100年)三种未来气候情景下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40.89%、33.53%和36.71%,中适生区分别增加4.85%、20.05%和8.9%。未来气候变化对川明参生长发育不利,为应对不利影响,应以成都、巴中、广元、南充等现存川明参主要产地为依托,开展川明参野生种质资源保护研究,选种育苗、储存优良基因,大力推广人工种植,发展特色产业,间接保护野生资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1981-2015年东北地区寒潮事件变化特征
    王晓伟, 李晓玉, 史雯琪, 谷佳桐, 赵海根, 孙琛, 游松财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5): 423-43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5.007
    摘要169)      PDF(pc) (7330KB)(160)    收藏
    利用东北地区1981−2015年226个气象台站日最低气温数据,以国家标准《寒潮等级》(GB/T 21987− 2017)为依据,计算35a来各单站不同等级冷空气过程的次数和日数。应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东北地区寒潮事件的年际尺度及月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5年东北地区寒潮、强寒潮及超强寒潮三种级别寒潮事件,空间分布规律符合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日数多,低纬度和平原地区日数少的特点,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高海拔地区。研究期内整个东北地区寒潮事件呈减少趋势;寒潮及强寒潮主要呈低纬度减少而中高纬度增多的趋势,超强寒潮主要呈减弱的趋势;各月份三种级别寒潮事件年均次数及日数趋势变化幅度小,均在[-1, 1]区间内。1月和5月寒潮事件呈增多趋势,2月和10月呈减少趋势;3月增多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4月呈次数减少而日数增加的趋势;9月呈次数增加而日数减少;11月寒潮事件主要呈中高纬度增加而低纬度地区减少的特点;12月与11月变化趋势相反,主要呈中低纬度增加而高纬度减少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福建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高产的精细气候适宜性区划
    苏荣瑞, 林瑞坤, 孙朝锋, 陈家金, 吴志源, 杨凯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45-57.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5
    摘要136)      PDF(pc) (21603KB)(158)    收藏
    利用福建省6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气象资料以及地理信息资料、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调查资料,构建了两系杂交稻制种育性转换敏感期气候风险模型与风险等级指标、扬花授粉期天气综合危害指数模型与等级指标两个安全期气候区划指标,选择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23℃开展研究,基于两系杂交稻制种气候适宜性分区等级标准,采用多层复合方法,开展基于GIS的福建省两系杂交稻制种安全高产精细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上旬−下旬、7月中旬−8月上旬,扬花授粉期安排在8月上旬−中旬,适宜区分布在福建北部、西南部等县市海拔300m以下的区域,次适宜区分布在福建北部、西南部等县市海拔300−500m的区域;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下旬−8月中旬、8月上旬−下旬,扬花授粉期8月下旬−9月上旬,适宜区分布在福建北部、西南部等县市海拔400m以下的区域,次适宜区分布在福建北部、西南部等县市海拔400−500m的区域;育性敏感期安排在7月上旬−8月下旬,扬花授粉期安排在8月上旬−9月上旬,低适宜区分布在海拔500−1000m的区域,不适宜区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基于AquaCrop模型评估气候变化下棉花生产的可持续性
    王洪博, 李国辉, 徐雪雯, 黄维雄, 赵泽艺, 高阳, 王兴鹏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7): 588-59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7.004
    摘要157)      PDF(pc) (2491KB)(156)    收藏
    运用2017−2018年南疆绿洲区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冠层覆盖度、生物量、蒸散量(ET)及产量(Y)数据,校准和验证AquaCrop模型中作物参数,将数据输入AquaCrop模型气象、作物、灌溉、田间管理模块模拟了6种灌溉水平(18、24、30、36、45和54mm)和5个播期(3月23日、4月3日、4月13日、4月23日和5月3日)共30种情景下南疆绿洲区膜下滴灌棉花的生物量和产量,并分析1988−2017年连续30a棉花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结果表明,AquaCro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灌溉和播期下棉花冠层盖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水分,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小于20%,协同指数(d)和相关系数(R2)均接近1。AquaCrop模型低估了棉花蒸散量和产量,相对误差(RE)分别为−4.5%~1.2%和−8.6%~−6.8%,但证明了AquaCrop模型可以进行情景模拟。模型预测表明,棉花生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播期影响较小,而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提高。播期相同时,棉花生物量和产量随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增加,在495mm的灌溉定额下获得了较高的灌溉用水效率,并确保棉花产量无显著下降。同时,在495mm灌溉定额下适当推迟播期至4月13日,可以节约用水36.78mm,如运用早熟棉种于4月23日播种,可以节约用水65.34mm。因此,对于水资源富裕地区可考虑早播获得高产,而水资源匮乏地区在品种与栽培模式配套下,晚播是一种适应现在和未来气候变化下水资源短缺的经济、有效的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陕西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分析
    何雨桐, 谢立勇, 靳泽群, 李阔, 柳瀛, 郭李萍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7): 560-57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7.002
    摘要158)      PDF(pc) (1112KB)(154)    收藏
    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及消耗巨大,为探索区域性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为陕西省农业生产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运用水足迹理论,基于气象数据及农作物种植管理数据,分析了陕西省2011−2020年代表性农作物(夏玉米、冬小麦、大豆、苹果和露地蔬菜)生产在地级市尺度的单位面积水足迹数量及组成结构、地区特征及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的总水足迹及其占比和年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省级尺度上,陕西省主要农作物单位生产面积的水足迹依次为苹果(10498.6m3hm−2)、露地蔬菜(10233.6m3hm−2)、大豆(5451.7m3hm−2)、夏玉米(4771.9m3hm−2)和冬小麦(3357.4m3hm−2),露地蔬菜和苹果生产的单位面积水足迹是粮食作物的2倍以上,非自然降水水资源(蓝水和灰水)消耗占比分别达农业生产水资源消耗的75.7%和55.3%。(2)陕西省10a平均农作物生产总水足迹依次为苹果(69.1亿m3)、露地蔬菜(37.7亿m3)、冬小麦(33.7亿m3)、夏玉米(26.8亿m3)和大豆(8.9亿m3);露地蔬菜灌溉水资源消耗量高于其他农作物,苹果和露地蔬菜因氮肥施用而消耗的水资源量高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总面积31%的水果和蔬菜作物,其水足迹占到农作物总水足迹的47%,优化蔬菜和水果种植生产过程的水肥管理益于高效释放陕西省农业节水潜力。(3)在市级尺度上,苹果生产水足迹集中于延安、咸阳和渭南地区(77.0%),露地蔬菜水足迹集中在关中和陕南地区(90.4%),夏玉米和冬小麦集中于关中地区(84.9%和87.1%),大豆生产主要集中于陕北和陕南地区(81.1%)。不同作物集中产区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降低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策略需因地制宜,结合作物特性和当地实际实行集雨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水氮耦合等农作管理措施进行综合调控,以实现农业生产节水增效目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猕猴桃高温干旱复合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与定价
    王雯, 陈妍, 汪红梅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6): 513-52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6.006
    摘要175)      PDF(pc) (490KB)(151)    收藏
    相比传统农业保险产品,天气指数保险具有信息透明、理赔便捷、二级市场流通性强等优点,是分散农业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农作物的受灾机理十分复杂,在其生长过程中往往受到多重灾害的共同影响,准确构建多个天气指数之间以及天气指数与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扩大天气指数保险的承保责任,对于减少基差风险、合理设计天气指数保险以及转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国家气象网1995−2018年共24a逐日降水和气温数据,以陕西眉县猕猴桃为例,构建降水、气温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三维嵌套Copula模型和条件混合三维Copula模型,通过误差比较,选择利用模拟精度较高的条件混合三维Copula模型模拟三者的关系,并厘定复合天气指数保险的纯费率。结果表明,在70%的保障水平下,5−9月累计降水量低于423.2mm,且平均日最高气温高于26.40℃时进行赔付,纯保险费率为10.07%。本研究探索高温干旱天气对猕猴桃单位产量损失的交叉影响,更好地阐明了高温、干旱和猕猴桃单产之间的相关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差风险,完善农业天气指数保险体系,为复合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天气指数保险的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2023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刘涛, 李祎君, 赵晓凤, 韩丽娟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8): 750-75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8.009
    摘要145)      PDF(pc) (287KB)(151)    收藏
    2023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3℃,较常年(1991−2020年,下同)同期偏高0.6℃,但波动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7.2mm,较常年同期偏少7.4%,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少;降水空间分布不匀,整体呈中部多南北少的分布特征。全国平均日照时数为634.6h,接近常年水平。2023年春季夏收粮油区光热充足、墒情适宜,利于作物穗粒数增加,形成大穗;但3月中旬、4月下旬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强降温、降雪天气导致部分冬小麦、油菜遭受不同程度冻害,5月末陕西、河南小麦遭遇严重“烂场雨”,阴雨时段与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叠,导致成熟小麦出现粒籽霉变、穗发芽现象。东北春播区墒情总体适宜,春播进展顺利;江南、华南稻区播种育秧期间未出现明显低温寡照天气,但4月下旬、5月中旬的阶段性低温,使早稻返青和分蘖进程略推迟;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发生中度及以上的农业干旱,影响玉米播种出苗、一季稻生长和烤烟移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基于整点时刻与逐日平均气温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差异比较
    魏瑞江, 王鑫, 康西言, 刘布春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58-6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6
    摘要143)      PDF(pc) (905KB)(150)    收藏
    为更精细评价温度对作物的影响,以河北省夏玉米生育期气象条件为例,基于温度适宜度模型,比较分析逐小时整点时刻的温度和逐日平均温度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结果表明:2015−2020年肥乡、栾城和涿州3个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6个年度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两者逐日差值≥0.6、≥0.5、≥0.4、≥0.3、≥0.2、≥0.1和≥0.01的占比依次为0.05%、0.6%、2.1%、6.9%、23.8%、62.4%和96.3%,3个站中两者差值的变异系数>100%、10%~100%、<10%的占比依次为0.2%、50.0%和49.8%,50.2%差值样本存在中等或较大程度的差异。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与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差值与温度日较差呈正相关,若日较差小于12.5℃,则两者差值有80.1%的样本低于0.2;若日较差小于8.4℃,则两者差值样本中有34.6%在0.1以内。连续高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均能反映高温的影响,检验结果一致性为91.7%;连续低温日下,基于小时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能反映低温的影响,而基于日温度的日温度适宜度则不能,两者一致性仅30.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油茶开花期冻害分级指标构建
    袁小康, 邬定荣, 王培娟, 王庆龄, 范雨娴, 何娜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7): 633-64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7.008
    摘要219)      PDF(pc) (462KB)(149)    收藏
    为构建普通油茶开花期冻害指标,以普通油茶品种“铁成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湖南省常德市油茶基地开展人工控制试验。以自然状态为对照,利用低温冻箱设置−6~3℃(或−8~2℃)多个不同强度低温处理,以非离体的方式将开花期油茶树枝条置于冻箱处理4h,处理结束后7d观察油茶树枝条冻害症状,测定油茶落花(果)率和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低温对油茶形态、落花(果)率和光响应参数均有明显影响。温度越低,冻害症状越明显,落花(果)率越大,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越低。根据冻害症状和上述生理指标对不同低温的响应,确定−2℃为开花期油茶遭受冻害的上限,−6℃是冻害明显加重的临界温度,−8℃是严重冻害的临界温度,进而建立油茶开花期轻度冻害指标为,−6℃<日最低气温≤−2℃,中度冻害指标为,−8℃<日最低气温≤−6℃,重度冻害指标为,日最低气温≤−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李红英, 王静, 李娜, 姜琳琳, 杨洋, 胡宏远, 张晓煜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23-3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3
    摘要141)      PDF(pc) (1208KB)(149)    收藏
    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幕水平为对照,研究不同摘叶方位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赤霞珠酿酒葡萄果实转色后进行东面摘叶可使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总酸、糖酸比、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单宁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增加显著;果实还原糖、总酚、花青素含量比对照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西面摘叶处理下成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略下降,果糖、苹果酸、柠檬酸和单宁显著上升,葡萄糖和酒石酸含量略上升。(3)双面摘叶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略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苹果酸、总酚和花青素含量都比对照要低。综合分析认为,摘叶后葡萄果实糖的含量整体呈不显著增加,但东面摘叶处理葡萄果实中酸含量均提高、单宁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虽然略有减少,减少幅度相对最小。针对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糖高酸低现状,建议在贺兰山东麓南北行向种植的葡萄园,采用东面摘叶为主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果实品质因子调控,从而达到平衡葡萄果实整体风味物质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西藏青稞生育期干旱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史继清, 豆永丽, 张歆平, 奚凤, 罗珍, 甘臣龙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9): 834-84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9.007
    摘要133)      PDF(pc) (2559KB)(146)    收藏
    基于1981−2020年西藏青稞主要种植区25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计算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采用Mann-Kendall 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分析近40a该区青稞各生育期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及趋势变化,以期为西藏农业生产安全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1)西藏青稞不同生育期干旱特征具有差异性,播种−分蘖期干旱强度增强趋势不明显,全生育期干旱强度减弱趋势较分蘖−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明显。(2)播种−分蘖期干旱强度在21世纪00年代达到最低,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分蘖−抽穗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干旱强度分别在1989年、2001年和1989年出现显著的减弱突变。(3)播种−分蘖期的干旱强度整体偏弱,分蘖−抽穗期地区间差异较小,抽穗−成熟期则空间差异较大;全生育期干旱强度整体呈现由研究区中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向东西加重的分布特征。(4)播种−分蘖期、抽穗−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未来干旱强度分别在15a、33a、33a尺度上有持续偏旱的趋势,分蘖−抽穗期在13a尺度上有持续偏湿的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