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1年 第12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91-03-10
论文
平菇田间栽培小气候调控措施和“麦—菇—棉”农业优势
成尚廉;
1991, 12(01):  14-18. 
摘要 ( 4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6年起进行了一系列平菇单作和间作套种的田间试验,研究平菇大田栽培的农业气象条件,小气候调控措施及其效应,探讨最佳种植方式。试验认为,只要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田间培栽培平菇是可以丰产的。尤其是小麦、平菇、棉花间作套种,农业优势显著。年极端最低气温高于-15℃、出现几率在80%以上的地方都能实行。因此,“麦—菇—棉”间作套种可以形成一种有推广前途的种植制度。
螺旋藻的适宜生态环境与工程措施
韩鲁佳;崔引安;
1991, 12(01):  19-21. 
摘要 ( 44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介绍螺旋藻的利用价值和适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在我国大力发展螺旋藻养殖、提高生物产量提供了依据。
干旱地区蒸发力计算的讨论
张懿;
1991, 12(01):  22-25. 
摘要 ( 45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了根据道尔顿公式拟合干燥力是合理的,通过计算、比较,得出了较为适合西北地区使用的计算蒸发力的彭曼公式,并用之计算了西北部分地区4—9月蒸发力总量,绘制了空间分布图。分析表明,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蒸发力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海拔高度与下垫面性质。
根据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计算农田蒸散
刘滨;巫新民;李玉娥;
1991, 12(01):  26-30. 
摘要 ( 45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用DTS-1型土壤湿度仪测定了地中5、10、15、20、30、50、70、100cm深处逐日土壤湿度,通过分析土壤湿度剖面,分别取小麦和玉米的蒸散作用深度为2m和1m。从水分平衡原理出发,根据土壤水分的逐日动态变化,得出日蒸散计算式为:■。同时,根据实测土壤值的拟合,发现50—200cm土层与30—5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_(60-200)=108.11+4.521M_(30-500)
屯留试验区旱地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的效果分析
梅旭荣;赵聚宝;吕学都;魏中兴;
1991, 12(01):  31-33. 
摘要 ( 46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屯留试验区旱地农田水分的基本特征是:自然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和强度不匀,季节性干旱严重;可能蒸散及无效蒸发量大,深厚土层蕴藏的水库容量大。主要作物冬小麦生育期水分亏缺严重,玉米前期生长水分供应不足。因此,提高降水利用率、抑制无效蒸发和增强土壤供蓄水能力是该区水分调控的实质。两年的秸秆覆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有效地提高了自然降水入渗速率和土壤供蓄水能力,同对照相比,作物全生育期耗水量差异不大,而蒸腾在耗水中占的比重提高10~15%,有效地抑制了蒸发,并具有明显的小区、示范推广增产效果,和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的后效,不失为该区旱地农业的一项有效的水分调控措施。
山西屯留麦田土壤水分监测及提高灌溉效益的探讨
巫新民;李玉娥;刘滨;
1991, 12(01):  34-36. 
摘要 ( 46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麦田的土壤水分监测结果,分析了麦田水分供求状况。说明播种期墒情好、全生育期2米土层的相对有效土壤贮水量维持在50%以上,是取得好收成的重要条件。根据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对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从灌溉时间、灌溉次数、灌溉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问题。
晋东南地区干旱特点及其防御对策
李茂松;
1991, 12(01):  37-40. 
摘要 ( 4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东南地区发生干旱主要有春旱和夏旱两种类型,且发生春旱的频率大于夏旱。造成干旱的成因除气候、地形、地貌外,还因为作物结构不合理、作物布局不合理和农业措施不适当等。本文在分析上述特点和问题之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御对策。
冷雨湿雪的牧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其成灾指标
庞万才;王桂芝;
1991, 12(01):  41-43. 
摘要 ( 4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结合调查实例,对冷雨湿雪的牧业气象灾害指标进行初步探索,修正了以往的传统概念,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其成灾情况。并对冷雨湿雪天气的危害及其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措施。
获嘉县小麦产量的灰色预测预报模型
陈怀亮;祝新建;
1991, 12(01):  44-46. 
摘要 ( 44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产量的形成系统可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以获嘉县的小麦产量为例,用GM(1,1)动态模型来模拟和预报趋势产量Yt,用GM(0,m+1)静态模型来预报气象产量Yw,从而组建了一套完整的小麦产量预报模型,而且回报和试报效果均比较理想。
应用加权列联表分析法预测早稻纹枯病发生量
黄明星;陈水校;
1991, 12(01):  47-49. 
摘要 ( 4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浙江萧山市1974—1986年的早稻纹枯病资料,结合气象资料,应用加权列联表分析法,对早稻纹枯病发生量进行预测。其中对1974—1986年回报历史拟合率达92.3%,对1987~1989年3年预测完全准确。
矮脚桐播种期与幼苗生长发育的关系
黄中臣;
1991, 12(01):  49-50. 
摘要 ( 45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根据华南地区油桐不同年份幼苗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很大的特点,于1986~1987年春对矮脚桐(属于3年桐,本地优良的当家品种)进行10个播种期观测试验。1986年3月10日至6月10日,每逢旬末日下午播种1期,起畦开沟播,株行距40×60cm,设两个重复,种子未经处理,让其在自然条件下发芽出苗。
国外森林蒸散的测定、计算与模拟
申双和;周英;
1991, 12(01):  51-55. 
摘要 ( 44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于计算森林蒸散的方法。为了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详细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模式。用于估算森林蒸散的涡度相关因仪器问题尚未付诸实用。水分平衡法的应用有一定条件的限制,即只适用于一周以上的时段。包文比能量平衡法使用时应根据下垫面特征和大气条件加以修正。
灾害性天气对台湾农业生产的影响
杨之远;郭振煌;
1991, 12(01):  56-62. 
摘要 ( 46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台湾的亚热带气候给各种作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和较长的年生长期,但由于地形特征及所处的地理纬度,有许多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暴雨、台风、东北季风和干旱,它们给台湾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分析了1951~1987年台湾的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结果表明:(1)台湾由于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农业灾害可分为四种:风害、雨害、寒害和旱害;(2)由台风造成的风害是最主要的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总额达454亿美元,占农业气象灾害总损失的71.1%,其次是雨害,它所造成的损失总额为132亿美元; (3)风害和雨害的损失趋于逐渐增加,而它们的受害面积却趋于减小,1970年以来,受干旱和寒潮的灾害面积和损失额都较小。本文还介绍了台湾的气候、当前作物生产状况和农业气象的最新进展。
第一届全国青年农业气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
李香云;
1991, 12(01):  62-62. 
摘要 ( 4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研究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于1990年12月21至23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第一届全国青年农业气象学术讨论会,51位代表来自17个省市。会议由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吴连海致开幕词,并有常务副会长冷石林及几位专家、中国农学会代表讲话。
水田水(土)温的简易推算法
高见晋一;菅谷博;鸟山和伸;程新;
1991, 12(01):  63-64. 
摘要 ( 45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水田的水温和土温与气温一样,都是影响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但它们不可能象气温那样进行简便的常规观测,因此,往往需用气温等观测资料来推算。为此,我们利用自动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制作了只需输入该水田的叶面积指数(LAI)和附近气象站的气温、湿度、太阳辐射量等四个因子的简易推算模式。
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预测专家系统
欧阳达;陶炳炎;
1991, 12(01):  40548-405. 
摘要 ( 67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预测专家系统(SWSPES)是根据上海地区的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领域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并运用数学预测模型所建立的一个专家系统,该系统由人工智能语言GCLISP和算法语言BASICA编制而成,采用了正向的精确和非精确推理的策略,知识库由产生式规则构成,计算模块包括Fuzzy优先比预测模块和灰色灾变预测模块。SWSPES能对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进行长、中、短期预报,预报共分为5级。只需对本专家系统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某些修订和扩充,即能应用于其它麦区的赤霉病预报服务。
气象要素对氧密度的影响及其在淡水养殖中的应用方法
王建军;
1991, 12(01):  40672-406. 
摘要 ( 69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湿空气中,因水汽的存在,使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气体的密度发生变化。文中给出诸气体密度减小率的表达式为e/p;所产生的“降压效应”为△p=-ap;产生的“升温效应”为△T=a/1-a用本站气压p和水汽压e可计算出空气中氧密度的变化,进而间接得出水中氧含量的增减值。这对防止鱼的浮头乃至窒息死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天麻产后干燥风速温度条件的控制模型
王修兰;徐师华;
1991, 12(01):  40798-407. 
摘要 ( 47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介绍了天麻干燥过程中风速、温度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通过各种模拟实验建立了天麻干燥的数学模型。实验表明,在65℃、1m/s,75℃、0.6m/s和75℃、1m/s三种温度和风速组合条件下,干燥效率较高、能耗较小,成品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