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8年 第0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1988-03-10
论文
农田蒸发测量一个改进的能量平衡—空气动力学阻抗模式
谢贤群;
1988, 09(01):  13-15. 
摘要 ( 45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计算模式和观测资料根据近地面层物质输送的垂直运动方程,有:式中,ι—动量输送通量密度,H—热量输送通量密度,K~*_M,K~*_H 和 K~*_W—动量、热量和水汽量的积分湍流交换系数,λ—水汽汽化潜热,u_2-u_1、T_2-T_1和 q_2-q_1分别为二个高度上的风速差、温度差和湿度差。
中国农业气候生产力的一个模式
江爱良;张福春;
1988, 09(01):  16-18. 
摘要 ( 46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有多方面的因子,诸如气候、土壤、品种、栽培技术等。假设人为可控制的因子(土壤、品种、栽培技术等)处于最有利状况,那么气候便成为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作物最高产量(即生产潜力)的因子,这种生产潜力可称作农业气候生产力。
黑龙江省土壤—气候生产潜力的评价
孙玉亭;白雅梅;
1988, 09(01):  19-21. 
摘要 ( 4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潜在产量的计算作物的潜在产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Yn=k/q integral ηt·Qt·dt(1)式中:Yn 为光合生产潜力,ηt 为生育期中,t 时刻的光能利用系数,k 为经济利用系数,q 是干物质发热量。Qt 为生理辐射总量。任何作物在其生育过程中,干物质累积量都遵循自然增长曲线类型即 Logistic 曲线,其表达式为:
山区农业气候分层方法
李文;陈遵乃;
1988, 09(01):  22-24. 
摘要 ( 46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山区复杂的立体气候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尽管山区立体气候是复杂的,但它的某些方面又是有规律可循。随海拔升高,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变化达到某个数量界限,并能稳定维持该水平附近,势必引起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面貌的质变。这就为山区按垂直方向分析农业气候特
黄淮海地区种植制度气候分区
韩湘玲;吴连海;
1988, 09(01):  25-27. 
摘要 ( 4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黄淮海地区系指黄海平原(包括太行山、燕山山前平原、黑龙港地区、鲁西北)、黄淮平原(包括豫东南、苏北、皖北、鲁西南)及山东半岛,耕地3.39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人均耕地1.49亩,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区。
遥感技术在赤峰市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王长根;
1988, 09(01):  28-30. 
摘要 ( 44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遥感在内蒙古草场资源调查中应用研究综合考察队于1984年7月1日~30日携带MSS·RBV 等卫星影象资料和气象仪器在办峰市境内进行实地考察。建立了卫片影象的色调、结构等特征与能指示气候的植被、土壤、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迅速
河南省黄淮平原中低产地区冬小麦群体中光能分布特征
汪永钦;王信理;刘荣花;孙德营;李俊忠;
1988, 09(01):  31-33. 
摘要 ( 46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为了研究我省黄淮平原一般栽培水平下,小麦群体中的光能分布特征及其与群体结构的关系,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辐射能,提高小麦生产率,在1984~1986两个年度中,我们以豫东黄淮平原商丘(34°27′N,115°40′E)为主,进行了麦田中小气候要素测定。本
柴达木灌区春小麦高产的气候生态环境及光能利用
刘明孝;张官政;仝乘风;
1988, 09(01):  34-36. 
摘要 ( 4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作物分布在海拔2600~3000米灌区内。近十年来,春小麦持续在20多块地上,出现了平均亩产900公斤以上的产量。其中1978年有3.91亩亩产达1013.05公斤和1984年2.39亩亩产达1006.65公斤。创世界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在小麦高产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
林带下风防护区内风速水平变化规律与某些小气候参数的求法
卫林;江爱良;张翼;
1988, 09(01):  37-38. 
摘要 ( 47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林带下风防护区内风的水平分布规律,是分析林带动力效应的基础,也是研究非均匀下垫面湍流边界层中,物质能量交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无论直接估算林带削弱风的程度,或是计算防护区内任意已知属性(如动量、热量、水汽、尘埃与二氧化碳等)的通量,还是分析林带结构对风蚀、积雪的影响,都要确切知道风的水平分布特征。
温室内环境条件的客观评价方法采收量信息动态分析法
吴毅明;
1988, 09(01):  39-41. 
摘要 ( 46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温室内实行环境调节时,如何根据作物的生物信息,客观、定量地评价环境条件的优劣,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据作者研究:黄瓜、番茄等果实的生长速度,对果实形成期内的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变动异常敏感。当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如施肥、整枝、防治病虫害等都比较得当时,果实的采收量与果实
晚播麦薄膜覆盖栽培的气候效应
曲曼丽;王西平;朱建华;
1988, 09(01):  42-44. 
摘要 ( 49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本文通过1984~1985年和1985~1986年两年的试验研究,对晚播麦地薄膜覆盖改善近地面的小气候条件,有效地利用了冬前到早春的光、热、水资源,获得高产的农业气候效应进行了分析。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作用,可保证麦苗在冬前生长获得100度-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的灾害性天气及其防御对策
翟裕宗;
1988, 09(01):  45-47. 
摘要 ( 46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三江平原地区的自然概况1.地理和地形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大江冲积而成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而三江平原地区则指从北纬43°49′55″至48°27′56″、东经129°11′20″到135°65′26″范围的广大地区,面积为
中国东北地区农作物冷害发生规律及防御途径
潘铁夫;方展森;
1988, 09(01):  48-50. 
摘要 ( 4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农作物低温冷害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近二十多年来就有1969、1972,1976年三个严重发生年,这三次冷害均使粮食总产比上一年减产100亿斤左右。抗御低温冷害成为东北地区农业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解决低温冷害问题,我们对东北地区主要作物冷害发生情况和防御技术
危害积温及其在作物灾害中的应用
程德瑜;
1988, 09(01):  51-53. 
摘要 ( 46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作者通过作物受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的有关实际资料,提出一种作物灾害的温度指标即危害积温,并用这一指标来研究由温度引起的作物灾害。危害积温 K 的概念众所周知,温度 T 是时间 t 的连续函数,即 T=f(t)。危害积温是指作物受温度危害过程中,逐日(或逐时)高于(或低于)临界温度的有害温度的累积值。可用下式表
高温对吉粳—60开花结实的影响
胡芬;
1988, 09(01):  54-56. 
摘要 ( 45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国南方稻区,早稻开花时正值盛夏,常给早稻生产带来不良影响。如遇35℃以上高温,往往不实率较高,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高温是南方稻区农业生产能否增产、稳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之一。通过水稻花期高温伤害的模拟试验,摸
中国北方小麦干热风
于玲;
1988, 09(01):  57-59. 
摘要 ( 46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干热风气象指标的研究“指标”是干热风预报、区划、防御的尺度和依据,是研究干热风的技术关键。经研究提出一套中国北方高温低湿型和雨后热枯两种类型的小麦干热风气象指标系统,这里只介绍前者。指标因子的确定,是依据两类型干热风都是在高温、低湿、一定风力的胁迫下使小
奶牛热害及其防御对策
金仰高;
1988, 09(01):  60-62. 
摘要 ( 45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奶和奶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在发展奶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繁殖率,增加泌乳牛头数;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头日产奶量、泌乳期产奶量和终身产奶量。中国黑白花奶牛产奶量高,但不耐热,在热带、亚热带和南温带地区夏季,因热应激影响,热平衡失调,
二代粘虫发生趋势海温预报模式
赵圣菊;
1988, 09(01):  63-65. 
摘要 ( 4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目前关于粘虫发生趋势预报,以小尺度短期预报为多,大尺度长期预报尚不多见。因此,准确作出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长期预报,对指导中、短期预报及防治准备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预报对象大尺度和小尺度两类。以我国
中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及其战略重点
何光文;信乃诠;
1988, 09(01):  40546-405. 
摘要 ( 4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农业气象科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回顾三十多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创建和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农业的复苏而迅速发展,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
水稻群体物质生产的农业气候计算机模拟及最适季节
黄耀;高亮之;
1988, 09(01):  40639-406. 
摘要 ( 49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中籼稻“南京3736”。作物群体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资料从江苏徐州、兴化、南京和昆山1985年的大田试验获得。生育期资料从长江流域水稻气候生态试验(1985年)及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1983—1985年)获得。同期气象资料从当地
中国籼型杂交稻分蘖的气候生态特征
姚克敏;
1988, 09(01):  40733-407. 
摘要 ( 4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 中国的籼型杂交稻种植范围几乎包括整个东部季风型农业气候区,面积约占226.3万平方公里。种植高度差异自拔海4米(上海)至1862.3米(云南曲靖)。种植区域内气候条件差异显著,籼型杂交稻在各地的熟制类型、播栽季节、生育期长短及产量形成特征亦差异很大。本文研究了籼型杂交稻在不
遥感蒸散模式
陈镜明;
1988, 09(01):  40828-408. 
摘要 ( 4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已发表的应用遥感植被温度(Tc)的蒸散模式中发现了一个重要错误。Tc一直被错误解释为由气温廓线外延所得到的动量汇高度上的温度,但根据定义,Tc 应是在热量源(汇)高度上的温度。这个错误会导致对蒸散量估算的偏差。本研究根据植物小气候学原理提出了一个理论蒸散模式。这一模式揭示了 Tc 的物理含意并能应用更多的小气侯信息,所以更为可靠,并具有更广泛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