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4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3-04-20
论文
封面
2013, 34(02):  1. 
摘要 ( 5634 )   PDF (9458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13, 34(02):  2. 
摘要 ( 5614 )   PDF (264KB) ( 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对鄱阳湖流域气温的模拟评估
孟玉婧1,2,姜彤2,苏布达2,张杰1,2
2013, 34(02):  123-12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1
摘要 ( 10512 )   PDF (3251KB) ( 11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CCLM(COSMO model in Climate Mode)模拟鄱阳湖流域逐日气温资料,将基准期(1961-2000年)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并对2011-2050年SRES A1B情景下的气温变化进行预估分析。结果表明,(1)CCLM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鄱阳湖流域基准期平均气温(T Mean)、最高气温(T Max)和最低气温(T Min)分别在年、月、日尺度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观测值相比,模拟值普遍偏大,其中,流域东北部和南部的偏差较小,流域北部和中部的偏差相对较大,但CCLM模式能反映出鄱阳湖流域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气温低值区。(2)A1B情景下,未来40a鄱阳湖流域T Mean、T Max和T Min在年、月、日尺度上均呈增加趋势。年气温增幅在2040s达到最大。月尺度上,1月的T Mean和T Max以及8月的T Min增幅最大;日尺度上,年最大T Max在流域东部增幅最大,而年最小T Min在流域西北部增幅最大。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提供精细化的气候变化预估资料,同时对流域气候变化定量影响评估和适应性措施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61-2010年新疆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立波,肖薇
2013, 34(02):  130-137.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2
摘要 ( 11805 )   PDF (4012KB) ( 1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961-2010年新疆42个站日照、辐射、降水、云量、水汽压和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新疆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式,夏季最多,其次为春、秋与冬季。近50a新疆年及四季太阳总辐射均呈减少趋势,以冬季减少最明显,春季最弱。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P<0.01),减幅为234d/10a;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出现在1992和1993年,异常偏多出现在1967年,近一半站点有明显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季节上,春季略有增加,夏、秋、冬三季显著减少(P<0.05),减幅为4.5~13.3h/10a,以冬季减少最明显也最多。日照时数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空间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日照时数在38°N以北呈大范围显著减少趋势(P<0.05),以南则普遍显著增加(P<0.05)。在38°N以北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与该区气候湿润化和平均风速的减小密切相关。
山东省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董旭光,邱粲,刘焕彬,孟祥新,王栋成,王静,曹洁
2013, 34(02):  138-145.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3
摘要 ( 13004 )   PDF (4062KB) ( 11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山东省1970-2009年123个气象站逐月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滑动t检验、气候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年、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研究总云量、低云量、水汽压和降水量等对日照时数变化有影响的气象因子的分时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历年日照时数在1983、199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1997年的突变最显著;年日照时数呈大致的纬向分布,且具有典型的南少北多的特点,鲁北、山东半岛西北部最多,鲁南最少;年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达到-91.3h/10a(P<0.01),山东半岛东部和北部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小,个别站有增加的趋势,鲁西南、鲁西、鲁中山区及鲁北沿海等地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四季中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明显,春季下降速率最小;各月中以5月日照时数最多;1997年以后总云量的显著增多对日照时数减少的贡献较大,整个分析期内水汽压的显著增大对日照时数减少的贡献最大。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区域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近40年青海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
张焕平,张占峰,汪青春,等
2013, 34(02):  146-152.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4
摘要 ( 11566 )   PDF (2881KB) ( 1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971-2010年青海25个观测站5-20cm土层的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40a青海年、季平均地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a青海5-20cm土层年平均地温呈上升趋势,大柴旦升温幅度最大,为0.79℃/10a(P<0.01)。5、10、15、20cm 4个土层年平均地温均呈上升趋势,升幅最大值为0.77~0.82℃/10a(P<0.01),均以大柴旦升温幅度最大,10cm土层自1981年以来增温尤为明显。近40a四季平均浅层地温均呈上升趋势,增幅为0.30~0.53℃/10a(P<0.05),以夏季增幅最大,冬季最小。1971-2010年大部站点各层在1997年发生了气候突变,浅层地温与地表温度和气温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气温、地表温度的显著升高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浅层地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的原因。研究结果对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并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不同色膜的温光效应及其对温室甜椒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彭晓丹1,杨再强1,2,苏天星1,赵翔1,朱凯1,张婷华1
2013, 34(02):  153-161.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5
摘要 ( 8860 )   PDF (3035KB)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甜椒品种‘苏椒13号’和‘川雄9号’为试材,于2009年在江苏南京采用不同颜色塑料薄膜(红、黄、蓝、绿、紫)进行试验,以透明膜为对照(CK),研究不同色膜的温光效应及对甜椒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累积温光效应均以红膜处理最高,定植后120d分别达到118.9和112.5;红膜处理下甜椒叶面积指数最高,蓝膜处理最低;红膜处理的产量也最高,两品种分别比对照高9.8%(苏椒13)和13.4%(川雄9),紫膜处理的产量最低,分别比对照低37.2%(苏椒13)和40.5%(川雄9)。果实肩径、长度、单果重及果皮厚度均以红膜处理最高,紫膜处理最低。两品种果实在各种色膜处理下的采收指数和单位面积果实干物质产量均与冠层截获的温光效应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但‘苏椒13号’的最高采收指数在紫膜处理下的最后一次采收时,而‘川雄9号’的最高采收指数则在红膜处理下的最后一次采收时。研究表明红膜处理利于甜椒果实干物质积累,促进果实产量形成和外观品质的提高,紫膜和蓝膜对产量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张调风1,张勃,梁芸2,韩兰英2,刘秀丽1,3,王东1
2013, 34(02):  162-16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6
摘要 ( 10317 )   PDF (3114KB) ( 9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预测气候因子变化引起的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变化,以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区,运用FAO Penman-Montieth方程计算了68个站点1961-2010年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并计算其对平均气温、太阳辐射、风速和实际水汽压的敏感系数,最后分析了敏感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ET0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其次是太阳辐射和平均气温,对风速的敏感性最低;平均气温的敏感系数和实际水汽压敏感系数绝对值呈单峰型分布,二者分别在7月、9月达到最大值,太阳辐射敏感系数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风速敏感系数波动幅度最小,其值在4月最大;生长季气候因子敏感系数的空间差异性显著,平均气温敏感系数西部明显大于东部,太阳辐射敏感系数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高值区,风速敏感系数在西风带Ⅳ区形成高值区,实际水汽压敏感系数在黄土高原湿润地带最大。
宿州日光温室内部最高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
李德,张学贤,祁宦,等
2013, 34(02):  170-178.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7
摘要 ( 11627 )   PDF (1802KB) ( 10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在日光温室内部监测的温度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秋季日光温室内部最高与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冬季和春季晴天与非晴天日光温室内部最高与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并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各预报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高温和低温的绝对误差(ABSe)分别为秋季为1.1、0.2℃,冬季晴天与非晴天为0.8、0.4和1.5、0.3℃,春季晴天与非晴天为0.3、0.4和1.1、0.2℃;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秋季为1.3、0.2℃,冬季晴天与非晴天为1.0、0.5和1.7、0.3℃,春季晴天与非晴天为0.3、1.3和0.4、0.5℃。试验预报时段内日光温室内部高温与低温的绝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8~1.1和0.3~0.4℃,均方根误差为0.9~1.2和0.3~0.5℃。依据预报模型开展日光温室内部未来24h内的最高与最低气温预报,可为日光温室及时通风换气防止高温危害及采取保温措施防止低温危害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黑龙江省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及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姜丽霞,吕佳佳,王晾晾,杨晓强,李帅
2013, 34(02):  179-185.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8
摘要 ( 11714 )   PDF (3715KB) ( 10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971-2010年黑龙江省14个农业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气温日较差的时间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应用相关统计法分析其与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71-2010年,研究区气温日较差(DTR)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春季>农事活动期>夏季>秋季。全省范围内,DTR多年平均值的空间分布不存在明显的纬向或经向变化规律,总体上山区DTR值高于平原;整个分析期内,各地DTR下降趋势不一致,其减小幅度呈西高东低的态势,松嫩平原及牡丹江半山区的下降趋势强于三江平原,各季节DTR空间变化也存在局地差异。研究区内64%站点不同时间尺度的DTR与玉米、水稻的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农事活动期、春季和夏季DTR的减小对作物增产有利,而秋季DTR一定程度的增大对作物增产呈有利趋势。
福建省马铃薯气候减产的风险分析和区划
李丽纯1,陈家金1,陈惠1,黄榕城2,杨凯1,林晶1,潘卫华1
2013, 34(02):  186-190.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09
摘要 ( 11010 )   PDF (3417KB) ( 8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1993-2009年福建省67个县(市)的马铃薯逐年单产资料和5a滑动平均法计算趋势产量得到历年相对气象产量,选取歉年平均减产率、歉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5%)发生概率作为风险评估指标,采用等权重加权得到综合风险指数,制作风险区划图,对福建省马铃薯气候减产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区划。结果表明,福州以南的沿海县(市)、北部山区和南部山区歉年平均减产率大,其余地区较小;南部马铃薯产量波动较明显,北部总体上波动偏轻;歉年减产率(>5%)发生概率与综合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综合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州以南沿海县(市)、北部浦城县及西南角武平县,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汀-永安-尤溪-闽侯一线和东部,其余地区为中风险区。研究结果可为当地马铃薯的合理布局及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马铃薯的安全生产。
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南油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陆魁东1,彭莉莉1,黄晚华1,周伟2
2013, 34(02):  191-196.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0
摘要 ( 11749 )   PDF (2283KB) ( 19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湖南省96个气象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筛选出苗床期干旱、大田苗期干旱、越冬苗期冻害、蕾薹期冻害、开花期低温连阴雨、结荚绿熟期连阴雨和成熟收获期连阴雨共7个制约湖南油菜高产的气象灾害因子,结合专家经验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油菜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湖南油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油菜气象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和湘东南局部地区,微风险区分布在郴州西南部和张家界大部,湘中一带的娄底、邵阳中北部、湘潭、长沙及湘北的岳阳、益阳等地以较高风险为主,其它地区以中风险和低风险为主。对1961-1990、1971-2000、1981-2010年气候整30a的年代际油菜风险的变化分析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南油菜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域略有减小,低风险和微风险区域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冬季油菜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1951-2010年华北平原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粮食减产风险评估
胡亚南1,2,李阔1,许吟隆1
2013, 34(02):  197-203.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1
摘要 ( 11586 )   PDF (2517KB) ( 10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华北平原1951-2010年长时间序列的粮食产量和农业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等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M-K突变检测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研究华北平原近60a来农业生产受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等4种气象灾害影响的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时段4种灾害对华北平原各省份农业生产的影响和粮食减产风险。结果表明,除干旱外,洪涝、低温冷害和风雹3种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比变化均存在突变年,分别为1970、1988和1974年;干旱受灾比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其灾害强度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洪涝受灾比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其灾害强度显著下降(P<0.05);风雹受灾比和灾害强度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P<0.01);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总体上过去60a干旱是华北平原各省(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影响程度最小,但不同时段内4种气象灾害对各省(市)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60a间华北平原粮食因灾损失量不断增加,因旱灾减产风险度最高;随时间推移旱灾减产高风险区不断向华北平原北部转移,风雹灾减产风险逐渐加大且北部风险增加速度大于南部,但洪涝和低温冷害减产的风险度一直较低。
广东省西南部稻飞虱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型
刘祖建1,陈冰1,陈蔚烨1,王春霞1,梁盛铭2,陈观浩2
2013, 34(02):  204-20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2
摘要 ( 9447 )   PDF (1231KB) ( 7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1-2010年2代稻飞虱发生情况监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通过对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适合当地的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代稻飞虱成虫始盛期与2月平均最低气温和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3月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若虫高峰期与2-3月平均气温和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发生程度与当年2月中旬-下旬平均最高气温、上年10月中旬-下旬平均气温和12月中旬日照时数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发生面积与上年10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年9月中旬降水日数和当年3月中旬温湿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代稻飞虱成虫始盛期、若虫高峰期、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4个气象预测模型。对以上气象预测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报结果表明,其准确性较高,可以为该区稻飞虱预测预报服务。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渝西地区县域气象灾害累积天数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林佳1,2,陈欢1,2,阳园燕1,王若瑜1,2,唐艺3
2013, 34(02):  210-214.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3
摘要 ( 11131 )   PDF (1222KB) ( 12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渝西地区11个气象站点2004-2010年的连阴雨、洪涝、高温累积天数,以及各区(县)相应年份统计年鉴中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为原始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县域尺度上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累积天数的空间特征及其对渝西地区粮食单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渝西地区县域层面的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的累积天数和年际波动幅度差异明显;同时,连阴雨、洪涝、高温灾害的累积天数每增加1%,将导致渝西地区粮食单产分别减少0.036%、0.015%和0.31%。针对连阴雨、洪涝、高温三类气象灾害制定相应的减灾政策,有助于保障渝西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
贵州水稻抽穗开花期秋风灾害指标初探
王连喜1,2,左晋1,2,谷晓平3,徐永灵3,李琪1,2
2013, 34(02):  215-220.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4
摘要 ( 9819 )   PDF (1224KB) ( 10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历史典型秋风气候年(1974、1980、1988、2002年)气候资料和水稻产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对比印证方法,综合考虑贵州不同海拔高度下水稻抽穗开花期的界限温度,选取冷积温作为水稻秋风灾害指标,对贵州水稻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进行研究。计算2002年减产率与相应的冷积温,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方程及验证结果确定贵州水稻轻、中、重、严重各秋风灾害冷积温指标(LJW,℃·d)分别为17<LJW≤21、21<LJW≤25、25<LJW≤29、LJW>29,并对冷积温与秋风指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冷积温值对水稻秋风灾害的识别较秋风指数更敏感,其判断结果优于秋风指数。利用冷积温指标可为水稻秋风灾害监测预警、水稻风险评估及区划提供参考,有利于避免水稻大量减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若干干旱指标在云南大旱年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黄中艳1,钟楚2,张明达2,谢国清1
2013, 34(02):  221-228.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5
摘要 ( 11401 )   PDF (2513KB) ( 1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候数据及土壤湿度资料,用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法,针对云南多种气候类型下包含秋-冬-春连旱的一个大旱年,比较分析气候干湿指数(I)、相对湿润度(M)、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5个干旱指标在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5个干旱指标对0-20cm土层相对湿度(SM)时空变化的解释能力排序为:I>M>Ci>Pa>SPI,其中前3种指数的解释度分别为89.66%、85.47%和82.59%;Pa和SPI主要反映降水波动变化,难以准确表达旱涝气候和农业干湿变化;Ci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过于敏感,不太适用于部分天气气候下的农业干旱监测/评估。I、M辨识干湿变化能力强,适用范围广,对农业旱涝监测评估的适用性优于其它3个指标,但在较长持续重旱期敏感性欠佳,可结合使用低于某临界值的持续时间长度来表达干旱强度和持久性.
安徽省冬小麦种植保险天气指数设计与应用
杨太明1,刘布春2,孙喜波3,李德4,荀尚培1
2013, 34(02):  229-235.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6
摘要 ( 10920 )   PDF (928KB) ( 20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安徽省宿州市1993-2009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并结合区域冬小麦生育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通过对历史产量损失与主要灾害的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设计小麦种植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确定了干旱指数、倒春寒指数、干热风指数、阴雨日数指数Ⅰ、阴雨日数指数Ⅱ共5个小麦关键生育期天气指数。通过历史天气指数赔付率与历史产量损失率的对比,定义基差风险函数和最小化基差风险,确定指数保险赔付的触发值及赔付标准。将设计的保险产品在安徽省宿州市试验应用,2010-2012年成功销售推广1300hm2,总保费约11万元,因触发干旱指数,实际赔付额超过22万元。表明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的应用,能客观、快捷地提供灾害的经济补偿。
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重庆极端气温事件及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刘劲龙1,2,徐刚1,2,杨娟3
2013, 34(02):  236-242.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7
摘要 ( 11702 )   PDF (2052KB) ( 6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重庆1951-201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用百分位阈值法和固定阈值法定义了重庆极端气温事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定义的极端事件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20世纪80-90年代为极端高温事件少发期,且80年代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相对较低,其它时期极端高温事件相对多发且强度相对较大;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强度以80年代中后期为分界点,之前多发且强度较大,之后少发且强度较小。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分析极端气温事件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日数的增多和低温日数的减少,以及低温强度的减弱,是平均气温上升的格兰杰原因,高温事件强度和降水量变化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判断和分析事件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利用EOS/MODIS植被供水指数监测锡林郭勒地区土壤湿度
贺俊杰1,王英舜1,李云鹏2,乌日娜2,吕向伟3
2013, 34(02):  243-248.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8
摘要 ( 16896 )   PDF (4126KB) ( 10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锡林郭勒盟13个测墒站0-10cm土壤相对湿度和对应时段MODIS卫星资料,分析植被供水指数(VSWI)与土壤相对湿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二者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植被供水指数的土壤相对湿度监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反演的土壤相对湿度分布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从动态监测旱情的变化角度,用植被供水指数(VSWI)监测了锡林郭勒草原在2011年8月旱情的发生、发展和加重过程。说明植被供水指数法适用于植物生长季大范围的干旱监测,通过动态监测,可为及时、准确掌握大范围土壤水分状况和旱情提供决策依据。
冰雹数据库扩容前后对比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唐为安1,田红1,莫伟强2,温华洋1
2013, 34(02):  249-254.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19
摘要 ( 8593 )   PDF (3153KB) ( 9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安徽省为例,通过信息化气象记录报表和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全省冰雹数据库进行扩容,并对扩容前后冰雹资料的样本信息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差异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冰雹灾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表明,安徽省冰雹数据库扩容后,冰雹记录从793条增至2079条。扩容前后的冰雹数据分析均显示安徽省冰雹年发生次数存在年代际变化,M-K检验表明分别在1974年和1972年前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其后呈微弱下降趋势;冰雹多发于春夏两季,而少发于秋、冬季;冰雹高发时段集中在15:00-17:00。扩容后安徽冰雹发生次数增加和下降两个阶段的变化速率均大于扩容前,年内冰雹发生次数最大值扩容前出现在3月,扩容后在6月。冰雹数据扩容后的冰雹空间分布覆盖了全省冰雹主要影响路径,减少了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对进一步提高冰雹灾害评估与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2/2013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谭方颖,韩丽娟,侯英雨
2013, 34(02):  255-257.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3.02.020
摘要 ( 10987 )   PDF (1204KB) ( 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2013年度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总体偏低,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特点;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区域分布不均。北方大部地区降雪日数偏多,新疆、东北地区、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积雪较厚,发生较为严重的雪灾和白灾;北方冬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小麦冬前抗寒锻炼充分,安全越冬。中东部大部地区多阶段性雾霾天气,日照偏少,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南方初冬多降水,库塘蓄水增加,后冬光热资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和春播春种;但季内降温、降雪和阴雨寡照天气导致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部分油菜、蔬菜、果树及经济作物遭受寒(冻)害,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发生雪灾。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连续4a出现冬旱,部分地区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