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20
论文
封面
2018, 39(11):  1. 
摘要 ( 196 )   PDF (980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18, 39(11):  2. 
摘要 ( 657 )   PDF (80KB) ( 13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MODIS和AERONET的气溶胶地表直接辐射效应评价
赵俊芳,徐慧,孔祥娜,郭建平,余卫国
2018, 39(11):  693-701.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1
摘要 ( 596 )   PDF (672KB) ( 9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背景下进一步开展高污染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研究,对于该地区的大气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评估以及农业生产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球气溶胶监测网(AERONET)多年观测资料以及MODIS地表反照率数据,借助6S(Second Simulation of a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辐射传输模式,定量评估2001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AERONET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典型高污染站点多年晴空条件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结果表明:(1)各个高污染站点气溶胶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差异明显,秋冬污染较为严重,其中高值主要集中在1月、2月、11月和12月;(2)与无气溶胶影响相比,气溶胶致使各站点地表直接辐射年际变化较明显。在气溶胶影响下,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站点2001−2016年地表日平均直接辐射年际变化较明显,均呈波动增加趋势,且香河站日平均直接辐射增加最大(621.14W·m−2),太湖站次之(743.29W·m−2),北京站最小(488.14W·m−2)。(3)气溶胶影响下各站点地表直接辐射明显降低,且气溶胶对各站点影响差异较大。2001−2016年,北京、太湖和香河站年平均地表直接辐射分别降低32.29%、24.01%和15.07%。其中,气溶胶对北京站的地表直接辐射影响最大,香河站最小。(4)近15a来,北京、香河和太湖3个站点气溶胶地表辐射效应均呈现增加趋势。

节水灌溉和遮光强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耦合影响
李睿,娄运生,张震,马莉,李君
2018, 39(11):  702-714.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2
摘要 ( 581 )   PDF (992KB) ( 10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节水灌溉和遮光强度耦合对水稻生长及物候期的影响。灌溉方式设常规灌溉(F,水深5cm)和节水灌溉(W,无水层)2个水平;遮光强度设3个水平,即对照(CK,无遮光,自然光源)、轻度遮光(S1,单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60%)和重度遮光(S2,双层遮光,光合有效辐射减弱90%)。在水稻主要生育期即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观测株高、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值)、稻穗含水率和冠层高光谱。用冠层高光谱数据提取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经Spline法插值及小波滤波去噪后预测水稻抽穗盛期的日期。结果表明:随着遮光强度的加重,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物候期明显延迟。节水灌溉对遮光处理下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有抑制作用,对叶面积指数有促进作用,节水灌溉可使遮光处理下水稻物候期提前,使生育期缩短。在一定遮光强度下,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拔节期、抽穗期表现为节水灌溉(W)>常规灌溉(F),而灌浆期、成熟期表现为常规灌溉(F)>节水灌溉(W)。用去噪后的EVI时间序列预测水稻抽穗盛期,准确率为97%。

吉林春大豆生育期变化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邱译萱,马树庆,李秀芬
2018, 39(11):  715-724.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3
摘要 ( 1111 )   PDF (821KB) ( 1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981−2014年吉林省4个代表站大豆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大豆关键生育期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并建立当地大豆生长发育速率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大豆生长发育时空变化明显,平均而言,大豆播种和成熟日期分别为5月4日和9月24日,全生育期143d,需≥10℃活动积温2640.8℃?d,吉林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发育期偏晚,生育期内平均气温与活动积温均偏低。吉林大豆主产区在20世纪90年代气温出现突变,大豆生长季气温明显升高(P<0.01),5−9月气温平均增长速率为0.34℃•10a−1,大豆出苗−成熟期气温平均增长速率为0.43℃•10a−1。34a间,大豆播种期、出苗期和三叶期显著推迟(P<0.05),成熟期无明显变化,营养生长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为显著,大豆生育期逐渐缩短(P<0.01)。大豆生长发育速率与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随着气候变暖,大豆生长速度加快,总体上,全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每升高1℃,大豆生长发育速率增加2.8%,生育期缩短约5.4d。

基于两种方法建立辽宁大豆产量丰歉预报模型对比
王贺然,张慧,王莹,李晶,米娜,王若男,李琳琳,董巍,张琪,苏航
2018, 39(11):  725-738.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4
摘要 ( 571 )   PDF (1112KB) ( 10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辽宁省56个气象站1992?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和5个代表农业气象站的大豆发育期资料,计算不同生育期关键气象因子和气候适宜度指数,分别建立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和气候适宜度的辽宁省大豆逐候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在6月16日、7月21日、7月26日、8月1日、8月26日和9月16日可以进行产量预报(P<0.05),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在8月16日-10月1日每候可进行1次产量预报(P<0.05);两种预报模型的平均回代检验准确率均高于83.0%;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和预报检验准确率的变幅较小,稳定性更高;应用两种预报模型,辽宁省大豆产量趋势预报业务得分>0的年份约占60%。说明利用两种模型对辽宁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均能满足业务服务需求;进行趋势预报时,可以优先考虑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而在未出现重大气象灾害的正常年份,可以赋予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更多权重,以减少预报时次。

不同品种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旱后恢复过程
朱雨晴,杨再强
2018, 39(11):  739-750.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5
摘要 ( 543 )   PDF (4242KB) ( 8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设施葡萄品种“巨峰”和“夏黑”为试材,设置5个不同的干旱胁迫组:T1(干旱胁迫3d),T2(干旱胁迫6d),T3(干旱胁迫9d),T4(干旱胁迫12d)和T5(干旱胁迫15d),以正常水分处理组为CK(土壤相对含水率70%~80%),研究干旱胁迫下葡萄叶片的光合荧光参数变化,以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后水分恢复处理下的叶片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干旱可降低葡萄叶片的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且巨峰的变化幅度大于夏黑。在15d的干旱胁迫中,巨峰的光合参数下降70%~90%,夏黑下降60%~80%;葡萄叶片的荧光参数中,F0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显著上升,而qP、Fv/Fm、ETR和ΦPSⅡ则随着干旱胁迫加剧而降低。其中巨峰叶片的ΦPSⅡ、qP和ETR在15d的干旱胁迫中分别下降40.63%、43.24%和57.71%,F0上升48.27%。夏黑叶片的ΦPSⅡ、qP和ETR在15d的干旱胁迫中分别下降26.38%、40.00%和59.69%,F0则上升50.19%。葡萄叶片的旱后恢复过程,在胁迫程度较轻时(T1-T4),夏黑叶片的光合参数恢复能力大于巨峰,胁迫程度较重(T5)时则相反;两个葡萄品种荧光参数的恢复程度差异不显著。
孕穗?灌浆期低温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品质的影响
褚春燕,王锦冬,程 远,张 宇,孙桂玉
2018, 39(11):  751-761.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6
摘要 ( 578 )   PDF (620KB) ( 8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龙粳29、龙粳31和龙粳46为材料,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利用人工气候箱以日平均气温16℃低温水平,对盆栽水稻处理5d,以正常栽培管理的试验材料为对照,分析不同发育时期,低温胁迫对3个水稻主栽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碾磨品质、营养品质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低温处理后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及食味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相比呈显著差异(P<0.05);低温处理后稻米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在孕穗期和抽穗期显著降低,灌浆期逐渐增加,灌浆末期高于对照;RVA谱特征参数因品种差异与对照相比有增有减,但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研磨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最大,灌浆期低温胁迫对水稻RVA谱特征参数影响最大,且3个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低温胁迫下龙粳46的产量构成因素与对照相比,除孕穗期千粒重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龙粳29研磨品质和营养品质,龙粳46的RVA谱特征参数受低温影响最小。三江平原水稻生产栽培、抗性育种和气候品质认证要综合考虑主栽品种的品质指标,在孕穗?灌浆期采取相应的米质调优栽培措施,根据气候变化科学客观地对稻米进行气候品质认证。
2018年夏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程 路,张艳红,何 亮,曹 云,刘 维
2018, 39(11):  762-764.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8.11.007
摘要 ( 429 )   PDF (1812KB) ( 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降水呈“南少北多”分布,全国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7.0%。夏收时段多晴好天气,收获进度较常年偏快;夏播期间除5月下旬江淮江汉一季稻栽插因降雨受阻、6月上中旬皖鲁晋局部因干旱播种推迟外,其余地区夏播顺利进行。作物生长时段主要农区热量充足,东北地区未出现低温冷害,加之日照充足,墒情基本适宜,农业干旱发生范围小,光温水匹配较好,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主要不利条件有:中东部地区高温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高温偏强;高温热害和干旱影响玉米和水稻授粉、灌浆。夏季登陆台风偏多,但平均强度较弱,利于缓解内陆高温和干旱,仅个别台风带来强风雨天气,引发局地洪涝导致农业受灾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