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编辑部公告
更多>>
汇款信息
邮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环发所
邮编: 100081
收款人:《中国农业气象》编辑部
银行: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账号 : 110060435018002144355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农科院支行
联行号:30110000010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00000717807493W
引用排行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0-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论文
封面
2020, 41(02): 1.
摘要
(
93
)
PDF
(2749KB) (
5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20, 41(02): 2.
摘要
(
83
)
PDF
(76KB) (
3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南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典型木本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吕爱丽,霍治国,杨建莹
2020, 41(02): 65-75.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1
摘要
(
345
)
PDF
(690KB) (
20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983?2016年临汾市不同海拔高度上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尧都区、隰县、安泽县)的6种典型木本植物物候期和温度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其变化特征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年及四季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尧都区增温幅度最大,春季增温极显著;月平均气温除隰县个别月份略有下降外,大多以增温趋势为主,其中3月增温极显著(P<0.01),是年平均气温升高的主要因素。(2)研究区内木本植物物候期最早和最晚平均相差1~2个月,物候期变化呈现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尧都区和安泽的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植物生长季延长;隰县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推迟,秋季物候期提前,植物生长季呈缩短趋势。(3)木本植物展叶始期对年、春季及展叶前1~2个月的平均气温响应显著,随着气温升高,木本植物展叶始期表现为一致提前趋势;木本植物落叶末期在尧都区和安泽县随着气温的升高表现为明显的推迟趋势,受年、秋季及落叶前1个月的平均气温影响显著,在隰县随气温的升高表现为普遍提前趋势,受年均气温变化影响显著;随着气温升高尧都区和安泽县的木本植物生长季延长,隰县木本植物生长季变化不明显。说明晋南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及其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各代表站典型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和生长季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同。
青藏高原高寒金露梅灌丛湍流热通量交换与分配特征及其环境影响机制
张法伟,韩赟,李红琴,李英年,曹广民,周华坤
2020, 41(02): 76-85.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2
摘要
(
413
)
PDF
(639KB) (
1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重要植被类型之一高寒灌丛的湍流热通量交换是局地微气候特征和植被物候事件的主要调控因素,但其时间格局与分配特征及环境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以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的湍流热通量,研究该生态系统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交换与分配的特征及潜在环境调控过程。结果表明(1)全年逐时显热通量和逐时潜热通量的平均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型特征,最大值出现在13:30左右。在非生长季(11月-翌年4月)、生长初期(5月)和生长季末期(10月),热量交换以显热通量为主,而在生长季中期(6-9月)则以潜热通量居多;(2)显热通量呈现出双峰型季节特征,最大峰和次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中旬和10月上旬。潜热通量为单峰型季节变化,最大值在7月下旬;(3)湍流热通量的逐时、逐日变异均主要受控于太阳短波辐射;(4)波文比呈现出U型季节变化,而解耦系数、蒸散比例表现为钟型季节变化,热量分配指标在非生长季和生长季分别受控于土壤表层温度和增强植被指数。高寒金露梅灌丛的热量交换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热量分配则受下垫面温度和植被覆盖影响。
青海地区日光温室节能型主动蓄热式后墙的性能测试
吴照学,王强,张勇,邹志荣,严露露
2020, 41(02): 86-93.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3
摘要
(
209
)
PDF
(537KB) (
10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西北非耕地地区沙土资源丰富的特点,在青海省海东市建造主动蓄热固化沙后墙日光温室(SW),并以被动蓄热固化沙后墙日光温室(CK)为对照,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二者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与CK相比,晴天白天,SW内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分别降低2.3℃、1.5℃。而晴天夜间,SW内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分别比CK高2.3℃、1.8℃。阴天白天和夜间,SW内平均气温分别比CK高1.8℃、2.7℃。晴天,SW的蓄热层厚度为520~720mm,大于CK的320~520mm,且保温被揭开与闭合时刻的温差沿后墙厚度方向逐渐减小。阴天,SW墙体蓄热层厚度在320~520mm,CK墙体蓄热层厚度在120~320mm,与晴天相比,阴天蓄热层厚度减小。说明主动蓄热固化沙后墙日光温室(SW)可有效增加墙体蓄放热量,提升夜间气温。
湖南省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特征及限制因子分析
刘思华,李晶,黄晚华,汪天颖,李民华
2020, 41(02): 94-10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4
摘要
(
275
)
PDF
(3297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逐级订正模型,按照“光、温”逐级衰减的方法,逐日计算湖南省春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通过每日温度有效系数订正得到逐日光温生产潜力,并累积得到春玉米全生育期内1987?2016年光温生产潜力。计算71个春玉米主产县光温潜力产量差,即主产县实际单产与对应气象站点光温生产潜力的差值。结果表明:累积日照时数对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有限,3月下旬日照显著增加但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显著下降,其区域分布集中在湘西南和湘南等地。积温对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较广,特别是高温的限制作用,春玉米全生育期、3月下旬、6?7月积温在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均显著增加,且与光温潜力和产量差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气候变化影响下,高温限制作用加强,湖南省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显著降低。目前湖南西部地区实际单产较低,光温潜力产量差较高,春玉米产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干旱严重程度指数(DSI)在山东省干旱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
童德明,白雲,张莎,刘琦,杨晋云
2020, 41(02): 102-11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5
摘要
(
586
)
PDF
(4243KB) (
12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一个合适的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对于及时准确评估干旱对农作物生长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植被指数和蒸散发指数,构成干旱严重程度的指数(DSI),并定量评价DSI在山东地区干旱监测的适用性,以期为该区干旱遥感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在定量分析DSI适用性的过程中,采用相关分析方法,针对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长时间序列中的典型干旱时期,将月尺度的DSI、归一化干旱指数(NDD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分别与SPI、土壤相对湿度(RSM)进行皮尔森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SPI、RSM与DSI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40、0.30左右,整体上高于SPI、RSM与NDDI和TVDI的相关性。此外,DSI表示的旱情时空分布准确地捕捉到了历史时期山东各地区的典型干旱事件的发生及其干旱的变化过程。DSI可以反映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对山东干旱遥感监测有较好的适用性。
基于气候数据的橡胶树产胶能力评估模型
刘少军,佟金鹤,张京红,陈小敏,李伟光
2020, 41(02): 113-120.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6
摘要
(
312
)
PDF
(6289KB) (
9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自然环境下橡胶树的生产能力除受自身的生物学和土壤特性等限制外,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橡胶树产量的波动与气候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准确及时评估气候条件对橡胶树产胶状况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0-2015年全国橡胶种植区气候数据和遥感数据,基于气候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体现潜在生产力)和遥感光能利用率模型(体现实际的生产力),确立了两种模型反演橡胶树净初级生产力之间的转换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气候数据的橡胶树产胶潜力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实现了依靠气候数据客观、定量评估橡胶树产胶能力的动态变化,也能间接反映气候因子的变化对不同区域橡胶树产胶能力影响的差异,可为橡胶树产量预测、应对气候变化和种植布局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HJ-1A/B CCD数据的玉米倒伏识别方法
王杰,刘实,兰玉彬,陈立文,郭永青,王颖
2020, 41(02): 121-12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2.007
摘要
(
295
)
PDF
(1879KB) (
8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快速获取大面积玉米倒伏灾情信息,以2012年台风“布拉万”过境导致大面积玉米倒伏的公主岭市为研究区,利用HJ-1A/BCCD数据,对受灾前后倒伏玉米和正常玉米之间的光谱差异进行分析,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增强植被指数(EVI)、差值植被指数(DVI)及4波段光谱反射率主成分,结合地面调查构建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的玉米倒伏识别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倒伏后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均表现为增大,但植被指数减小;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玉米倒伏识别适用,所建模型中以4波段光谱反射率主成分构建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玉米倒伏的识别效果最优,测试集上分类结果的准确率达到96.23%,NDVI和RVI模型次之,准确率为80%左右;将主成分模型应用于公主岭市倒伏玉米识别,结果与灾情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玉米倒伏进行监测的思路和方法可为区域尺度玉米倒伏的多光谱遥感监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