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40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论文
封面
2019, 40(04):  1. 
摘要 ( 78 )   PDF (1587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19, 40(04):  2. 
摘要 ( 124 )   PDF (88KB) ( 2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种格点作物模型对中国区域水稻产量模拟能力评估
孙擎,杨再强,杨世琼,王琳,赵和丽,韦婷婷,李佳帅,车向红,郑晓辉
2019, 40(04):  199-213.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1
摘要 ( 418 )   PDF (16921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部门间影响模型比较计划(The Inter-Sectoral Impact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ISIMIP)FAST-TRACK 轮模拟中由5种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全球气候资料驱动下的 6 种水稻格点作物模型模拟水稻产量的结果,评估了格点作物模型模拟中国区域水稻历史产量(1980-2004年)的时空分布模拟效果,并基于多种作物模型等权重集合平均(Multi-Crop Models Ensemble,MCME)对未来(2020-2099 年)4 种不同典型浓度路径(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情景下的中国区域水稻产量进行预估。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种水稻模型模拟的结果,采用MCME可以有效提高水稻模型在中国区域的模拟能力。MCME 模拟中国区域水稻历史年平均产量相关系数R和RMSE分别为0.798和1540.6kg·hm-2,在空间上对东北和西南地区模拟效果较好,其它地区模拟效果一般,模拟水稻产量的空间变率较大。未来随着气温和CO2浓度的上升,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在RCP8.5 情景下中国区域平均水稻产量在21世纪末增加最多,达到22%,RCP6.0情景下约增产15%,RCP2.6和RCP4.5情景下水稻产量在 21世纪上半叶增产,21世纪下半叶产量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滑,在21世纪末分别增产约4%和10%,在空间上东北和西南地区水稻增产较多,可达 40%以上,其它水稻主产区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增产较小。

模拟降水氮沉降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
葛怡情,闫玉龙,梁艳,干珠扎布,胡国铮,杨劼,高清竹,何世丞,旦久罗布
2019, 40(04):  214-221.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2
摘要 ( 315 )   PDF (595KB) ( 6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2的排放。2014年采用生长季(6-8月)喷洒添加定量NH4NO3液体的方式模拟降水氮沉降,参照中国氮沉降分布格局决定氮素添加剂量为40kgN·hm-2·a-1(N40),以喷洒等量清水为对照(CK)。生长季内定期测定植物群落生物量,并利用L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选两个典型晴天进行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变化过程测定,同时在6月下旬-9月初定期测定土壤呼吸速率,以探究氮沉降增加对藏北高寒草甸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沉降使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2)高寒草甸生长季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典型日动态变化和生长季变化。典型日动态呈双峰曲线,土壤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3:00-14:00和16:00;生长季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8月,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土壤呼吸速率较低。(3)氮沉降极显著促进了高寒草甸的土壤呼吸,与对照相比,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增加66.1%(P<0.001)。(4)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5)氮沉降对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在高寒草甸,由于氮沉降导致地上地下生物量增加,从而导致土壤呼吸速率的增加。

磷脂酶D参与冬小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王雅静,张欣莹,黄桂荣,封富,钟秀丽
2019, 40(04):  222-22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3
摘要 ( 339 )   PDF (489KB) ( 5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通过水解细胞膜磷脂产生信使物质磷脂酸(PA),并介导多种激素与逆境的信号转导过程。为探讨PLD在参与干旱信号转导调控细胞膜稳定性方面的作用及其途径,采用在培养液中加入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用PLD抑制剂正丁醇(n-butanol,BA)抑制PLD产生PA,对比PEG+BA处理与PEG处理下小麦抗旱性、膜稳定性以及抗氧化酶类的变化。结果表明,与PEG处理相比,PEG+BA处理下,冬小麦幼苗叶片生长受抑制,净光合速率下降,光合非气孔限制作用增强,细胞膜离子渗漏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升高,抗氧化酶POD活性下降,表明PLD参与干旱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调控。由此揭示出一条潜在的由PLD介导的干旱信号转导途径,即干旱胁迫—PLD激活—POD活性增强—保护膜脂过氧化损伤—提高细胞膜稳定性—植物抗旱性增强。
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惠贞,武荣盛,蔺汝罡,韩雪
2019, 40(04):  230-23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4
摘要 ( 298 )   PDF (518KB) ( 4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产优质粳稻松粳9号和稻花香2号为材料,利用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ACE)实验平台,研究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籽粒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正常大气CO2浓度(400±40μmol·mol-1)和高CO2浓度(600±60μmol·mol-1),测定开花后两个水稻品种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支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增高对不同灌浆进程中酶活性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对乳熟期之后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和颗粒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表达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仅阻碍了乳熟期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的表达;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对CO2浓度增高的响应因品种而异,松粳9号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受CO2浓度增高的影响较大,而稻花香2号淀粉合成酶活性受其影响更大。说明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CO2浓度增高对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表达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的时段特征,且不同品种的响应程度有显著差异,总体来看,CO2浓度增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表达。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杨栋,丁烨毅,孙军波,李清斌,魏莎莎,黄鹤楼
2019, 40(04):  240-24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5
摘要 ( 439 )   PDF (770KB) ( 6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棚温逆差”指设施大棚采取保温措施时出现棚内日最低气温低于棚外的现象,利用2010-2015年冬季和初春浙江地区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结合大棚覆膜保温、开窗通风等人工操作记录,对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发生的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进行探究;选用5种常见神经网络方法(BP、GA-BP、RBF、GRNN、PNN)分别构建“棚温逆差”预报模型,并基于不同模型预报准确率构建集合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初春和初冬季“棚温逆差”频率较严冬高3倍,棚内1.5m高处出现概率较0.5m处偏高3倍;0.5m高处大棚边缘出现“棚温逆差”概率为中央的8~13倍,1.5m高处中央和边缘位置出现概率差异较小。(2)“棚温逆差”发生时,棚外日最低气温主要在2~11℃区间,大棚保温方式为单膜或双膜覆盖,其中单膜覆盖占比达93%以上。“棚温逆差”多发生在白天东西侧窗开启高度较高(平均高度35~40cm)且夜间放小缝通风时;0.5m处发生“棚温逆差”时,天气条件较1.5m处发生时明显偏差,日最小相对湿度、总云量和日均风速偏高,日照时数偏少。(3)5种神经网络方法对“棚温逆差”的预报准确率在80%左右,其中GA-BP模型预报准确率最高;集合预报模型对0.5m高度处“棚温逆差”预报准确率在85%左右,1.5m高度处准确率在80%左右,且预报稳定性较单一模型高。

DEM空间尺度对可照时数模拟结果的影响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李军,王超,赵玉竹
2019, 40(04):  250-259.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6
摘要 ( 327 )   PDF (2478KB) ( 5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实验区,基于4种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提取相关地形因子,结合可照时数分布式模型,利用数字地形分析和空间数据叠置分析等方法,模拟1月和7月4种空间分辨率下的可照时数,并定量分析DEM尺度效应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结果的空间异质性随分辨率减小而减小,其平均值逐渐增加,且1月增幅大于7月,最大值随分辨率的变化不大,而最小值差异较大,标准差逐渐减小。(2)受海拔和地形遮蔽影响,平地和山脊处可照时数最多,海拔200-400m区间最少,400-1100m区域可照时数随海拔增加而增加。以10m分辨率结果为参照,30m、90m和900m分辨率下的差值随分辨率减小而增加,海拔<100m处差值最小,700-900m区域差值最大,1月日均多算0.7、1.4和2.9h,7月日均多算0.5、0.9和2.3h。(3)坡度0-55°范围内,可照时数随坡度增加而减少,30m、90m和900m分辨率与10m分辨率的差值随分辨率降低而增加,且最小差值均在<5°区域,最大差值在不同坡度等级,1月日均多算2.1、1.8和1.7h,而7月日均多算0.3、0.6和1.2h。(4)受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影响,可照时数在南坡-北坡间的差异较大,东南-西南坡、东坡-西坡以及东北-西北坡之间差异较小,30m、90m和900m分辨率与10m分辨率的差值随分辨率降低而增加,在偏北坡,1月差值大于7月,最大差值在1月的北坡上,日均多算1.4、2.5和4.8h,在偏南坡上,1月差值小于7月,最大差值在7月的南坡或西南坡上,日均多算0.5、0.9和2.1h。

不同水源灌溉对水稻高温热害影响的微气象学分析
江晓东,华梦飞,胡凝,申双和,杨晓亚,杨沈斌,郭建茂
2019, 40(04):  260-268.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9.04.007
摘要 ( 366 )   PDF (966KB) ( 6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温热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井水和池塘水灌溉是水稻高温热害过程中常用的农业措施。为研究高温热害下不同灌溉水源对稻田微气象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研究对象,在高温热害期间(2016年8月12-18日)开展田间试验。试验分3个处理,T1:用池塘水每日8:00灌溉,田间水层达10cm后停止,18:00排干,灌溉水温平均30.5℃;T2:用井水每日8:00灌溉,田间水层达10cm后停止,18:00排干,灌溉水温平均18.2℃;CK:试验开始当天用池塘水灌溉至田间水深达10cm后停止,夜晚不排放,当田间水深低于5cm时补充灌溉至10cm,试验期间每日8:00田间平均水温27.2℃。对稻田不同层次的土温和水温、水稻冠层不同层次温湿度、冠层顶部(120cm)叶温、冠层上方太阳辐射等指标进行测定,用Penman-Monteith分层模式计算稻田能量平衡各分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白天(8:00-18:00),所有处理各层次冠层内气温和地温均为T1>CK>T2,随着冠层高度增加,处理间气温差异逐渐减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处理间地温差异逐渐减小。夜间(18:00-次日8:00),各处理间5cm地温差异最大,其次为冠层40cm处。不同灌溉水温改变了各处理的能量平衡分量,水体含热量的变化(Q)表现为T2>CK>T1,土壤热通量(G)、显热通量(H)和潜热通量(LE)均表现为T1>CK>T2。说明较高温度的池塘水灌溉加重了水稻的高温热害,而较低温度的井水灌溉对抵御高温热害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