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静, 佟玲, 赵金淼, 吴宣毅, 李鹏. 基于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漳河灌区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8): 612-621. |
[2] |
吕彤, 郭倩, 丁永霞, 刘力, 彭守璋. 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区域水稻潜在适生区的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4): 262-275. |
[3] |
金殿玉, 谢立勇, 赵洪亮, 李颖, 韩雪, 何雨桐, 林而达. 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稻稗共生系统中稗草对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3): 204-214. |
[4] |
邹俊丽, 崔兆韵, 徐祎, 朱霞. 黄淮海地区不同播期夏玉米籽粒脱水过程和产量形成的比较[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2): 112-123. |
[5] |
姚嫚, 张琪, 杨再强, 韩佳昊, 刘馨.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1): 50-60. |
[6] |
李伟光, 侯美亭, 张京红, 车秀芬, 陈小敏. 华南主产区双季水稻物候变化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12): 1020-1030. |
[7] |
段里成, 姚俊萌, 郭瑞鸽, 蔡哲, 张崇华. 用ORYZA_V3水稻模型模拟江西直播早稻的适宜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11): 951-961. |
[8] |
徐延红, 刘天学, 方文松, 李树岩. 河南省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风险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10): 879-888. |
[9] |
魏宗辉, 胡钧铭, 刘顺翱, 李婷婷, 张俊辉, 俞月凤, 李诗, 韦翔华. 有机资源等氮替代化肥对免耕稻田N2O排放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7): 561-571. |
[10] |
管玥, 刘佳鸿, 何奇瑾, 李若晨, 糜欣苑, 秦志珩.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分析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的风险概率[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7): 606-615. |
[11] |
张媛铃, 郭晓磊, 王娜, 李萍, 宗毓铮, 张东升, 郝兴宇.
基于决策系统模拟不同降水年型旱作冬小麦的最佳播期
[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6): 475-485. |
[12] |
张凤哲, 谢立勇, 赵洪亮, 金殿玉. 高浓度CO2与添加生物炭对水稻根系和产量的交互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4): 287-296. |
[13] |
江晓东, 李旭冉, 张涛, 杨晓亚, 杨沈斌. 春小麦冠层氮素垂直分布与转运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3): 190-199. |
[14] |
段里成, 张坤, 郭瑞鸽, 蔡哲, 汪建军, 刘丹.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2): 112-122. |
[15] |
信志红, 慈敦伟, 张洪卫, 李美, 杨爱华, 刘春兰, 田秀菊, 刘冬冬, 岳义军.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花生高产最佳播种期探究
[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2): 134-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