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4, Vol. 45 ›› Issue (9): 984-997.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9.004
罗孳孳,陈东东,王茹琳,陈欢,韩旭,唐余学,阳园燕,朱玉涵,张悦
LUO Zi-zi, CHEN Dong-dong, WANG Ru-lin, CHEN Huan, HAN Xu, TANG Yu-xue, YANG Yuan-yan, ZHU Yu-han, ZHANG Yue
摘要:
基于2019−2023年2−6月重庆市26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小时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数据,利用CARAH晚疫病模型模拟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侵染风险的空间分布,通过气候网格数据构建最大熵模型,筛选马铃薯晚疫病气候影响因子,评估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为春马铃薯晚疫病预测与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于CARAH模型采用小时级气象数据模拟晚疫病侵染的准确性较高,空发生率为12.5%,漏发生率为18.5%,TS评分为0.73。降水量是影响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风险分布的主导因子,相对湿度和气温是重要因子,其幼苗期、现蕾开花期气候变量对晚疫病风险的影响较大。各马铃薯熟性(早/晚)与感病性(抗病/感病)组合的晚疫病低风险区面积少于或接近1万km2,平均面积占比为10.2%,中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面积均超过3万km2,平均面积占比分别为43.7%和46.1%。重庆春马铃薯晚疫病气候风险呈中间高、周边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风险区集中于重庆的川东平行岭谷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渝东北大巴山区、渝东南武陵山区以及渝西川中丘陵一带,低风险区多呈片状分散在重庆边缘地带。重庆春马铃薯生产面临较高的晚疫病气候风险,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应通过合理生产布局和改进栽培技术加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