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61−2021年吉林省46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计算干燥度指数(Aridity index,AI),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基于ArcGIS10.2的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方法分析A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贡献率分析法对AI变化成因进行分析,以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961−2021年吉林省及其西部、中部和东部AI均呈不显著下降变化。吉林省AI平均值空间差异显著,自西向东呈“高−低−高”的空间分布特征。全省划分为亚干旱、亚湿润和湿润区。研究期内亚湿润区域逐年代扩大,21世纪10年代(2010s)亚湿润区面积达到最大。1961−2021年吉林省ET0呈不显著下降变化,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变化。水汽压和平均气温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08kPa·10a−1和0.32℃·10a−1;净辐射和风速均呈极显著下降变化趋势(P<0.01),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77MJ·m−2·10a−1和−0.14m·s−1·10a−1。ET0、净辐射、平均气温和风速大体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量整体呈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空间分布特征;水汽压主要呈“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绝大部分站点气象因子对AI均为负贡献。降水量是导致吉林省及其西部、东部AI降低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次是风速和ET0;而在中部,风速为AI降低的主要气象因子,其次是降水量和E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