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11): 1628-1638.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11.009
赵兔祥,王静,姜琳琳,李娜,杨洋,李福生,张晓煜
ZHAO Tu-xiang, WANG Jing, JIANG Lin-lin, LI Na, YANG Yang, LI Fu-sheng, ZHANG Xiao-yu
摘要:
探究坐果−成熟期不同水分调控对酿酒葡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以及理论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灌溉制度和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8a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于葡萄坐果−成熟期设置5个不同的灌溉处理:CK(当地常规灌溉)、T1(常规灌溉量的50%)、T2(常规灌溉量的67%)、T3(常规灌溉量的83%)和充分灌溉(T4),分析不同灌溉处理对葡萄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水分调亏灌溉和充分灌溉显著降低了酿酒葡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E),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受到气孔因素限制。(2)T1处理使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他处理整体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也不显著,表明T1处理同时受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影响,其他处理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与非气孔因素关系不大。(3)常规灌溉处理(CK)的酿酒葡萄理论产量最大,T3、T2、T1分别较CK处理减产15.4%、19.4%、33.0%。充分灌溉或调亏灌溉,均会降低酿酒葡萄Pn,从而引起酿酒葡萄产量下降,CK处理为基于产量考量的最佳灌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