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余焰文, 陈昆, 蔡哲, 李杉, 孙慧天. 基于稻田与台站气温的江西早稻高温热害指标对比[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02): 147-158. |
[2] |
王宇翔, 薛萌. 用逐步趋近法确定南阳秋季丹桂开花低温预报指标[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02): 189-200. |
[3] |
韩丽娟, 何亮, 赵晓凤, 宋迎波. 2022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4): 333-337. |
[4] |
荆庆芳, 朱林, 兰艳, 张杨, 程云龙. 两种稗属牧草生长生理指标对光周期变化的响应[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12): 1025-1034. |
[5] |
刘江, 李明倩, 常峻菲, 程溪晗, 王立为, 刘青, 高西宁.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关键生育时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8): 622-632. |
[6] |
戴安然, 霍治国, 姜会飞. 中国苹果旱涝灾害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5): 362-379. |
[7] |
谢恩耀, 卫慢, 陈俊彤, 朱志平, 袁振兴, 张颖, 钱加越, 金琎. 五酸钾对酸雨胁迫伤害香青菜的缓解效应[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3): 213-220. |
[8] |
张乐乐, 陈翔, 柯媛媛, 柳彬彬, Muhammad Ahmad Hassan, 张妍, 许辉, 李金才. 冬小麦抗倒春寒性能鉴定方法和指标的比较[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2): 146-157. |
[9] |
麻雪艳,周广胜,李根. 基于阈值指标分类法的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受旱程度分级[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7): 446-458. |
[10] |
刘瑞娜,杨太明,陈金龙,陈金华,孙喜波. 安徽河蟹养殖高温热害天气指数模型设计与实践[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5): 320-327. |
[11] |
杨凯,陈彬彬,陈惠,李丽纯,陈斌源,李政. 基于寒害过程的福建芒果种植气候风险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11): 723-732. |
[12] |
王谦,陈泠澍,赵薇,陈景玲,张劲松,杨喜田,赵勇. 干旱条件下栓皮栎叶片光系统活性受损的温度指标[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05): 308-316. |
[13] |
褚春燕,王锦冬,程 远,张 宇,孙桂玉. 孕穗?灌浆期低温对三江平原主栽水稻品种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11): 751-761. |
[14] |
张桂香,霍治国,杨建莹,吴立,杨宏毅. 基于过程降水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单季稻洪涝灾害指标构建[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05): 325-336. |
[15] |
李超,肖小平,汤文光,唐海明,汪柯,程凯凯,郭立君,杨光立.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增强翻秋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05): 337-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