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凤怡, 迟道才, 陈涛涛. 辽宁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需水与降水耦合度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9): 746-760. |
[2] |
刘园, 刘布春, 马钧, 程存刚, 王珂依, 毛留喜, 何延波, 邱美娟, 杨晓娟. 西南冷凉高地苹果最大可能生育期内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以云南昭通为例
[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2): 87-101. |
[3] |
刘思华,李晶,黄晚华,汪天颖,李民华. 湖南省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特征及限制因子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2): 94-101. |
[4] |
李蒙,朱勇,周建琴,马思源. 基于气候生产潜力的云南人粮关系及其未来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02): 96-104. |
[5] |
刘新,刘林春,尤莉,张宇. 内蒙古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及其敏感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08): 531-537. |
[6] |
陶苏林,申双和,李雨鸿,高苹. 气候模拟数据订正方法在作物气候生产潜力预估中的应用 ——以江苏冬小麦为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02): 174-187. |
[7] |
张艺萌,张雪松,郭婷婷,罗新兰. 辽西北地区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36(02): 203-211. |
[8] |
庞艳梅,陈超,潘学标,刘琰琰. 未来气候情景下四川盆地冬小麦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的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1): 1-9. |
[9] |
黄川容,刘洪.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增刊): 118-123. |
[10] |
张旭晖,霍金兰,谢小萍. 极端降水对淮河流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增刊): 130-134. |
[11] |
辜晓青;李美华;蔡哲;殷剑敏;. 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早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S1): 84-89. |
[12] |
李蒙;朱勇;黄玮;. 气候变化对云南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03): 442-446. |
[13] |
帅细强;王石立;马玉平;李迎春;谢佰承;. 基于ORYZA2000模型的湘赣双季稻气候生产潜力[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04): 575-581. |
[14] |
高浩;潘学标;符瑜;.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03): 277-282. |
[15] |
段晓凤;孙彦坤;武帆;张慧;. 黑龙江省黑土区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03): 394-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