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魏瑞江, 王鑫, 康西言, 刘布春. 基于整点时刻与逐日平均气温的夏玉米温度适宜度差异比较[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01): 58-66. |
[2] |
刘文敏, 胡国铮, 李月梅, 高清竹, 干珠扎布, 乌日罕, 余沛东, 李铭杰. 青藏高原耕地生态资产质量时空动态[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12): 1079-1090. |
[3] |
郭波, 杨振, 何文清, 刘家磊.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11): 977-994. |
[4] |
赵金龙, 张学艺, 李阳. 机器学习算法在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中的应用及展望[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11): 1057-1071. |
[5] |
李洁, 聂红民, 许国震.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9): 759-768. |
[6] |
郑文, 朱明昆, 方忠艳, 陈钰楠, 杜含梅, 王安虎, 周永红, 吴丹丹. 四川凉山地区多份荞麦种子萌发抗寒性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9): 795-804. |
[7] |
范莉, 王妍, 祝好, 张继. 多种光谱指数联合地形特征对复杂地形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遥感识别[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9): 845-856. |
[8] |
韩丽娟, 何亮, 赵晓凤, 宋迎波. 2022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4): 333-337. |
[9] |
山楠, 肖广敏, 串丽敏, 孙秀君. 河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品碳排放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2): 96-105. |
[10] |
旷兰, 田茂举, 李强, 李奇临, 刘俸霞. 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在重庆复杂地形下的精度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1): 71-81. |
[11] |
郑昌玲, 王纯枝, 李祎君, 刘维. 2022年夏收粮油作物生育期气象条件及其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9): 761-765. |
[12] |
金殿玉, 谢立勇, 赵洪亮, 李颖, 韩雪, 何雨桐, 林而达. 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稻稗共生系统中稗草对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3): 204-214. |
[13] |
刘 维, 赵晓凤. 2021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1): 72-76. |
[14] |
邹清垚, 崔宁博, 龚道枝, 胡笑涛, 姜守政, 吴宗俊, 何紫玲. 四川省不同区域地表太阳总辐射模型适用性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7): 537-551. |
[15] |
谭方颖, 赵晓凤, 郑昌玲, 宋迎波. 2021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7): 616-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