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0-04-10
论文
竺可桢与中国农业气象学——纪念竺可桢120周年诞辰
高亮之;
2010, 31(02):  163-164. 
摘要 ( 4690 )   PDF (509KB) ( 6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积温一词及其度量单位科学性问题的讨论
郑大玮;孙忠富;
2010, 31(02):  165-169. 
摘要 ( 7582 )   PDF (674KB) ( 10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积温是农业气象及相关学科常用的一个基本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其科学意义和度量单位的认识很不一致。本文回顾了积温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评述了积温概念在科学性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有关修正和改进工作,特别是英国学者J.L.Monteith应用热时理论对于积温本质做出的科学阐述。通过对文摘数据库CAB中1990-2008年10月发表的科技文献检索结果的统计分析,比较了积温及其同义词在文献题目中的应用频率和地域分布特征,表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正在日益摈弃传统积温概念的不科学表述形式。为改变目前农业气象界在积温概念及其度量单位上的混乱状态,结合第二届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建议赋予"积温"和"热量资源"名词以新的表述方式,使之既不违背物理学原理,又能照顾目前已被广泛使用而约定俗成的现状,以利农业气象学科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农业气象科技的广泛应用。
近50年来河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分析
王晓东;潘学标;龙步菊;李春强;
2010, 31(02):  170-175. 
摘要 ( 10035 )   PDF (764KB) ( 12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利用河北省(含北京和天津)17个站点1957-2006年逐日降水、最高、最低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并结合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50a来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57-2006年河北省暴雨日数、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都在减少,而且干燥事件的频率在增加,但其线性增加趋势并不明显;暴雨和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东西差异。极端高温事件增加而极端低温事件减少,冬季变暖的趋势比较显著;低温日数有显著减少趋势,但高温日数有一个微弱的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河北省具有干暖化倾向,农业生产应采取相应的适应对策。
1961-2007年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R5d的变化规律及其未来情景预估
张天宇;范莉;程炳岩;唐红玉;刘晓冉;许崇海;
2010, 31(02):  176-182. 
摘要 ( 11900 )   PDF (919KB) ( 9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1961-2007年三峡库区17个气象站的日降水资料,研究了近47a来三峡库区极端降水指数——最大连续5d降水(R5d)的变化规律,通过评估用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产品对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模拟能力,筛选出5个模拟较好的模式(GFDL-CM2.1、INM-CM3.0、IPSL-CM4、MIROC3-H和NCAR-PCM1)进行组合,并考虑模式的偏差,预估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SRESA2、中等排放SRESA1B和低排放SRESB1)下21世纪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近47a来,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有显著的2a和5a左右的年际变化周期;从逐年代变化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2001-2007年偏少,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偏多。与目前气候(1980-1999年)相比,21世纪3种不同排放情景下三峡库区最大连续5d降水量均可能增加,尤其是21世纪后期比前、中期增加更显著;21世纪前期,3种情景下将增加0.5~5.4mm,中期将增加9.3~14.8mm,后期将增加12.7~26.4mm,整个21世纪将增加9.5~14.7mm。
CLIGEN在华北地区生成降水的效能评估
李明财;郭军;
2010, 31(02):  183-187. 
摘要 ( 9932 )   PDF (778KB) ( 1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检验天气发生器CLIGEN在华北地区生成降水的有效性,应用该区15个气象站1951-2008年的日气象观测资料和CLIGEN生成的150a日气象数据,对CLIGEN再现该区降水的效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LIGEN很好地再现了年和日降水量的均值和降水日数,但对降水极值的模拟精度不高,年和日最大降水量的平均相对偏差均大于均值的平均相对偏差。非参数检验的结果表明,CLIGEN能很好地生成年降水量的概率分布,且对日降水的概率分布也有较高的生成精度。总体来看,CLIGEN模型在华北地区能很好地再现年、日降水量平均值统计特征,并较好地再现了降水的变率。
辽宁地区近50年无霜期时空演变特征
蔡福;明惠青;纪瑞鹏;张淑杰;冯锐;武晋雯;张玉书;王阳;
2010, 31(02):  188-193. 
摘要 ( 10016 )   PDF (806KB) ( 10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利用近50a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对无霜期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平均无霜期初日以2.2d/10a的速率提前(P<0.01),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以1.9d/10a和3.9d/10a的速率延后和增多(P<0.01),终日在1975年前后发生突变。辽宁大部地区无霜期日数以3~4d/10a速率增加(P<0.01)。(2)不同基准年的气候平均值(A时段:1961-1990年,B时段:1971-2000年)有明显差异,B时段较A时段初日提前、终日延后、无霜期日数延长。(3)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无霜期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值和低值区域较60年代有所扩大,80年代高值区再次扩大,低值区缩小,90年代较前者空间格局变化不大,2000年以后高值区已覆盖辽宁大部地区,低值区明显缩小。
近48年来遵义市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姚正兰;姚熠;
2010, 31(02):  194-199. 
摘要 ( 9204 )   PDF (784KB) ( 14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具有区域性特征。利用遵义市1961-2008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和累积距平法,研究了遵义市区域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近48a来遵义市气温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存在季节和地域差异,增温主要表现在2月和11月(P<0.05),而7、8月的气温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其它月份趋势不明显(P>0.05);从地域上看,增温最显著的是中心城区、湄潭和务川,赤水、余庆气温略有下降。由于冬季增暖明显而夏季出现降温导致全区气温年较差减少。全区各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全区日照时数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其中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最突出。气象观测场周边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对增温趋势和日照时数的减少有一定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综述
赵俊芳;郭建平;张艳红;徐精文;
2010, 31(02):  200-205. 
摘要 ( 13641 )   PDF (957KB) ( 23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方法和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种植布局、农业成本的影响几个方面。并通过分析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的方面和研究发展的方向。
毛乌素沙地麻黄的蒸散耗水特征和水分供求关系
王鹤松;桑玉强;戴喜红;张劲松;孟平;高峻;
2010, 31(02):  206-210. 
摘要 ( 7842 )   PDF (715KB) ( 8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麻黄是毛乌苏沙地重要的药用植物,对麻黄蒸散量以及水分供求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其蒸散耗水以及水分生理生态的特征。本研究于2004年生长季(4月20日-9月20日),利用由涡度相关技术测算得到的麻黄蒸散通量数据,并结合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同步观测得到的麻黄冠层微气象参数,分析了毛乌素沙地麻黄蒸散耗水特征及水分供求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麻黄蒸散(ET)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在晴和多云天气,ET变化为单峰曲线,在阴天呈多峰曲线变化趋势;在日际变化方面,日ET值的变化过程表现为,4月下旬逐渐升高、6-7月达到高峰、8月逐渐降低、9月中旬降至最低。生长季的ET日均值为0.60mm.d-1,总ET量为93.6mm。(2)主要生长期内,蒸散速率(ET)与冠层太阳总辐射(R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风速(V)等气象要素有极显著相关关系(R2=0.731,P<0.01),其中影响ET的主要微气象因子是太阳总辐射(Ra)。(3)就整个生长季而言,降水总量与麻黄蒸散耗水总量的比值为2.9,说明试验区降水可以满足麻黄生长的水分需求。但在麻黄返青初期的降水量较低,麻黄生长受到降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的制约。
栾城地区光合有效辐射的测量与计算*
白建辉;
2010, 31(02):  211-218. 
摘要 ( 8356 )   PDF (1035KB) ( 7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5年7月19日-2006年9月30日,在河北栾城对太阳辐射包括光合有效辐射QPAR、可见光辐射QVIS、总辐射Q等气象参数开展了4次综合观测,初步得到了QPAR、QVIS等的变化特征。观测表明,小时累计之比QPAR/Q、QVIS/Q、QPAR/QVIS相对稳定,其平均值分别为1.94mol.MJ-1、0.39、4.95mol.MJ-1,同时它们均表现出明显的日、逐日、季节变化特征,并受到水汽、气溶胶、云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计算实际天气QPAR、QVIS小时累计的经验公式及QPAR与QVIS转换关系式,计算值与观测值均吻合较好。在考虑水汽和散射因子时,QPAR、QVIS计算值与观测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4.4%、13.9%;限于资料缺乏,也可仅考虑水汽因子的作用,此时QPAR、QVIS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5.2%、14.2%。利用比值法计算QPAR、QVIS时,水汽因子具有重要作用,气溶胶因子的作用远弱于水汽因子,但仍需要考虑。
东北玉米生长模型中土壤水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王冬妮;马玉平;王石立;郭春明;
2010, 31(02):  219-224. 
摘要 ( 10685 )   PDF (818KB) ( 8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东北玉米生长模型评估干旱的能力,并使之更好的在区域尺度上应用,以吉林省为例,对该模型的土壤水分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对榆树(半湿润)和白城(半干旱)两个站点典型干旱年份(2000、2001年)和雨水较丰年份及平年(1998、2002年)的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土壤含水量对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作物系数最敏感,整个根区初始土壤有效含水量等次之;凋萎湿度、田间持水量、整个根区初始土壤有效含水量对土壤水分影响为正效应;上述结果在不同气候区、不同降水年份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作物生长模型在区域尺度应用时,上述敏感参数的不当估算所产生的误差将导致土壤水分模拟失真,并进一步影响整个作物生长过程的模拟和模型的区域应用;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敏感参数,有望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分乃至作物生长的模拟精度。
冬季日光温室北墙内表面热流分析
王谦;陈景玲;孙治强;赵勇;吴明作;杨喜田;苗蕾;
2010, 31(02):  225-229. 
摘要 ( 8171 )   PDF (700KB) ( 9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摸清日光温室墙体内表面上辐射、对流传热分量和向墙体内部的传导热分量的日变化情况,以及墙体内部传导传热热流状况,以指导温室生产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温措施,采用墙体内及表面空气多点多日连续温度监测,用传热学中平板表面对流换热和物体内部热传导传热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日光温室北墙表面热量收支和墙体热量流动状况。结果表明,墙体内40-50cm深度存在日温不变层;40cm热流仅4W.m-2左右。传热学计算表明北墙内表面自然对流为湍流状态,对流传热系数在1.69~4.43W.m-2.K-1。墙体内表面晴天白天最大对流换热量为26.5W.m-2,而墙面接受最大辐射热交换69.8W.m-2;墙内表面向墙内传导传热量最高达83.6W.m-2;随深度增加,热流降低,位相滞后。阴天时热流量迅速减小。结论:在郑州冬季天气条件下,60cm厚墙体已接近合理水平,再增加厚度增强保温效果的潜力不大;北墙表面空气与墙体间传热为湍流状态,而非平流状态;白天北墙表面以辐射换热量为主,是对流换热量的2.6倍。
高寒矮嵩草草甸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模拟
孙建文;李英年;宋成刚;王建雷;张法伟;王勤学;
2010, 31(02):  230-234. 
摘要 ( 9614 )   PDF (700KB) ( 9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植被和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及其数学模型,分析了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相互关系,以及气象条件对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植被生长期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变化可以用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变化可以用三次函数曲线拟合,叶面积指数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影响明显,与植物生长期日平均气温≥3℃的积温和降水累积量分别有三次函数的拟合关系,而考虑与积温和降水累积量的综合关系可用二元二次函数拟合;同时,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之间有二次函数的拟合关系。
晋北半干旱区免耕对玉米光合和蒸腾特性的影响
孙东宝;孙高东;王庆锁;
2010, 31(02):  235-239. 
摘要 ( 9286 )   PDF (649KB) ( 10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覆盖免耕、留茬免耕和传统翻耕三种耕作方式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以及玉米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免耕可降低0-20cm土层的土壤温度;覆盖免耕玉米地土壤温度的降低幅度较大,而留茬免耕地则较小;免耕对土壤温度的降低作用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而减弱。免耕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尤其是0-60cm土层。免耕与翻耕相比,在玉米苗期,叶片的蒸腾和光合速率降低,其中覆盖免耕玉米日平均蒸腾与光合速率比翻耕分别降低了8.5%和9.7%,差异显著;留茬免耕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在拔节前期,免耕与翻耕田玉米的蒸腾和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在拔节后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覆盖免耕玉米蒸腾和光合速率均比翻耕显著提高;留茬免耕在灌浆期玉米的蒸腾与光合速率均比翻耕显著提高,其它时期与翻耕差异不显著。
酸雨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糖代谢动态的影响
张帆;周青;
2010, 31(02):  240-243. 
摘要 ( 8053 )   PDF (443KB) ( 10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索酸雨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糖代谢动态的影响,试验采用蒸馏水浸泡大豆种子,再以pH2.5、4.5模拟酸雨(AR)处理大豆种子,考察不同强度AR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可溶性糖、还原性糖、蔗糖、淀粉及α、β-淀粉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天AR组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第2天明显降低,随后稳定降低;AR胁迫下的第1天-第4天,还原糖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第3天-第5天呈下降趋势;pH2.5组在第2天-第5天蔗糖含量减少;AR胁迫的第2天-第4天淀粉含量降低;总体上,AR组的α-淀粉酶活性>CK,但从第5天起pH2.5组的α-淀粉酶活性
秸秆覆盖量对农田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的影响
王兆伟;郝卫平;龚道枝;梅旭荣;王春堂;
2010, 31(02):  244-250. 
摘要 ( 9426 )   PDF (945KB) ( 1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年4-11月,在山西寿阳旱地农业试验区对覆盖量为1500、3000、4500、6000kg/hm24个不同秸秆覆盖量处理和不覆盖处理的春玉米试验小区进行田间定位观测,采用自动记录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和自计温度测定仪实时观测了不同秸秆覆盖处理的玉米全生育期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结合生育期土壤蒸发的动态观测,研究了农田秸秆覆盖量对土壤水热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在作物生长前期和旱季对土壤表层的土壤蒸发和温度调控效果明显,秸秆覆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按照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综合作用,试验区域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和温度调控效果最佳秸秆覆盖量为4500kg/hm2;秸秆覆盖量越高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越好,但覆盖量对降雨入渗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受降雨强度、土壤湿度、土壤类型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其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张涛;殷红;辛明月;
2010, 31(02):  251-254. 
摘要 ( 8871 )   PDF (538KB) ( 13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冠层分析系统对不同株型水稻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了观测,测得入射PAR、冠层反射PAR、透射PAR和水面反射PAR,计算求得冠层反射率、水面反射率、水稻冠层吸收的PAR(APAR)和PAR吸收系数(FAPAR),并研究了它们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稻冠层中FAPAR与LAI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相关方程的估算精度达88.48%,可用于大尺度的全球变化研究中地面数据与卫星遥感数据的链接。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娄善伟;饶翠婷;赵强;王宏伟;郭仁松;高云光;张巨松;
2010, 31(02):  255-260. 
摘要 ( 9835 )   PDF (856KB) ( 10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2008年在南疆阿克苏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9.0、13.5、18、22.5、27.0万株/hm2)棉田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等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密度范围内,棉花的株高在55~75cm,并且随密度增加株高降低;而茎粗、株宽、叶宽、果枝数等也有类似趋势。花期和吐絮期,棉花宽窄行的冠层空气温度均较高,最高均超过了31℃,并随当日时间先升后降,窄行温度高于宽行,冠层40cm处高于20cm处。相对湿度符合开口向上抛物线模型,花期较高且变化较小,中午时段最低只有40%,比见絮期高10个百分点以上;各处理以中间密度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土壤水分方面,密度小的处理地表蒸发严重,密度大的叶片蒸腾较多,因此,密度适中的处理土壤水分保持较好,变化范围较小。土壤15cm处地温,前期密度大的处理地温较高,中期受叶片遮荫影响而下降,但后期高密度处理温度又会升高,不过处理间差异不大,最高相差不过1℃。
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康西言;李春强;高建华;王鑫;
2010, 31(02):  261-266. 
摘要 ( 9860 )   PDF (794KB) ( 11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是制定灌溉计划的重要依据,了解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可以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地面气象站资料,根据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生育前、中、后期各站蒸降差均为正值,表明全生育期水分亏缺;生育中期的水分亏缺最严重,且变率较小;水分亏缺最大的区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各生育期蒸降差均为减少趋势,其中全生育期和后期的减少趋势明显(P<0.01),前期和中期的减少趋势不显著;全生育期蒸降差的变率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引起冬小麦全生育期蒸降差减少的气象原因主要是日照时数减少和风速下降,最低气温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
淮北气候条件对夏大豆生长的影响
戚尚恩;孙有丰;祁宦;李德;陆琴琴;
2010, 31(02):  267-270. 
摘要 ( 7763 )   PDF (485KB) ( 11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淮北地区宿州站1994-2007年14a的夏大豆生长发育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采用C值逼近法和决定系数(R2)最大化法拟合夏大豆的生长曲线,分析了影响夏大豆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和生育阶段。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鼓粒期对气象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鼓粒期的主导影响因子。其它时期对气象因子不很敏感。
应用三种模型对浙江省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模拟与比较
孙善磊;周锁铨;石建红;林毅;薛根元;赖安伟;李洪利;
2010, 31(02):  271-276. 
摘要 ( 7433 )   PDF (5703KB) ( 7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Miami模型、Thornthwaite模型以及综合模型,计算浙江省植被NPP,并与国际生物学计划(IBP)推荐值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最适用于浙江省的一种植被NPP计算模型;分别分析三种模型模拟的植被NPP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利用站点的经纬度、DEM及其衍生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浙江省植被NPP进行空间插值,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结果显示:(1)综合模型模拟的浙江省植被NPP与国际生物学计划(IBP)推荐值最接近,为952.722~1376.971g.m-2.a-1,并且NPP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60-70年代植被NPP增幅最大,为33.31g.m-2.a-1;(2)对于三种模型,北部嘉兴市的植被NPP最小,南部温州市的植被NPP最大;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形态一致,全省范围内均表现为西北低、东南高;(3)比较得出,综合模型在模拟计算浙江省NPP时更具有实用性。
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研究进展
王连喜;陈怀亮;李琪;余卫东;
2010, 31(02):  277-281. 
摘要 ( 9207 )   PDF (809KB) ( 1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气候区划是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应用。本文着重从农业气候区划指标选取方法、农业气候区划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不同区划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花粉量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单琨;刘布春;李茂松;武永峰;
2010, 31(02):  282-287. 
摘要 ( 8896 )   PDF (912KB) ( 9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以花粉量为主要因子的作物产量预测模型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构建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在传统的气象产量预测统计模型中,引入花粉量因子,可以提高产量预测的准确性;基于花粉量监测技术的限制,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更适用于同一生长季内单一作物,面积超过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的产量预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同一生长季,作物种类多、面积小、空间分散的种植区域来说,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应用效果的好坏将主要取决于通过花粉量监测技术获得的花粉量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要使花粉量产量预测模型在中国得到很好的应用,需要建设完备的花粉监测网,提高花粉识别技术并推广应用,积累足够的花粉量数据以构建稳定而全面的产量预测模型。
鄱阳湖流域NDVI时空变化及其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邵步粉;周锁铨;顾婷婷;李强;
2010, 31(02):  288-294. 
摘要 ( 11471 )   PDF (2993KB) ( 8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鄱阳湖流域4个子流域1982-1999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4个水文站的径流数据,采用年代际差异变化、相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鄱阳湖4个子流域NDVI和径流关系进行研究,并从年内、年际两个角度研究各子流域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鄱阳湖流域各子流域多年平均NDVI的年内变化趋势一致,年平均NDVI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NDVI主要受到降水、径流的影响。相关分析显示,整个流域年NDVI与径流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径流量与滞后3个月的植被NDVI间相关性最高;子流域的径流量普遍存在着12个月、部分存在35、62个月左右周期的震荡信号,各信号频率分布的时间域及其强度存在着差异,其中12个月周期最强,短周期强于长周期;NDVI与径流量具有同等的周期变化特点。
基于GIS的浙江省土地利用/覆盖与地表温度的关系
张小伟;何月;蔡菊珍;李正泉;
2010, 31(02):  295-299. 
摘要 ( 11199 )   PDF (3854KB) ( 10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MODIS数据的分裂窗算法,获取了浙江省各地2008年一整年的地表温度数据,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研究了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地表温度与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的关系以及地表温度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在空间分布的高度异质性,一方面是由区域内海拔高度差异较大造成的,另一方面与下垫面类型有关;②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间地表温度的月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各类别间的地表温度高低存在显著差异,年平均地表温度总体表现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水体;③植被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受下垫面类型的制约,分析夏季NDVI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可见,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的NDVI与地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水体的NDVI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当地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的动态监测提供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政府土地合理规划和利用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地形闭塞的山坡下部冬季气温特征分析
陈惠;徐宗焕;潘卫华;王加义;林俩法;邓逸民;蔡文华;
2010, 31(02):  300-304. 
摘要 ( 9781 )   PDF (668KB) ( 7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龙海站过去50a(1959-2009年)的低温历史资料分析,并没有达到荔枝树遭受冻害的标准,但1991/1992年度、1999/2000年度冬季位于该站西南偏南11km的双第华侨农场的荔枝树却遭受了较严重的冻害。为探寻冻害产生的真正原因,本文利用2008/2009年冬季在龙海气象站和龙海市境内的双第华侨农场自动站(位于地形闭塞的山坡地下部)观测的气温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与龙海站相比,双第站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偏低、最高气温偏高、气温日较差偏大;两站日最低气温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468>r0.001,n=90),两站的日最低气温差值随着龙海站最低气温的降低呈增大的趋势,说明龙海站的最低气温较低时双第站的会更低。采用差值法对龙海迁站(2001年)前后的年度极端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均一性订正,采用线性回归关系式推算出1991/1992年度和1999/2000年度冬季双第站的最低气温为-4.9℃和-3.8℃,这就是双第华侨农场当年冬季荔枝树发生冻害的真正原因。
茶园地面覆盖的保温防冻作用
杨书运;江昌俊;孙亚东;
2010, 31(02):  305-309. 
摘要 ( 11220 )   PDF (708KB) ( 12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两种厚度的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和不覆盖(对照)4种处理,在最冷月份(2009年1月)连续观测覆盖层表面及其对应的地面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研究地表覆盖的保温作用和对茶树的防冻效果。结果表明,逐日最低温度与太阳辐射日总量呈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其中覆盖物表面最低温度与太阳辐射的相关系数大于覆盖下地表面。观测期间深草、浅草与地膜覆盖的地面最低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2℃、1.1℃和-1.4℃,分别比对照高4.4℃、4.3℃和1.8℃,稻草覆盖的保温作用明显强于地膜覆盖,但稻草厚度差异所产生的保温作用差异不显著。同时观测到,地膜覆盖处理的地表最高温度明显高于对照,而稻草覆盖处理的地表最高温度明显低于对照,不同厚度稻草覆盖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地膜覆盖有明显的增温作用而稻草覆盖没有。进一步观测发现,稻草覆盖处理的茶树冠层叶片冻伤脱落率<地膜覆盖<对照,但相互间差异不大;而地膜覆盖处理的春茶早芽萌发期最早,稻草覆盖的最晚。
植物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及其抗寒性研究综述
曹慧明;史作民;周晓波;雷鹏志;董生刚;
2010, 31(02):  310-314. 
摘要 ( 7767 )   PDF (880KB) ( 15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分布范围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从生理生态学的角度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内含物质和光合作用等对低温环境的响应,并从光、水分、温度等方面综合评述了植物抗寒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最后就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给出了建议。
近800年唐山地区干旱灾害研究
龚宇;花家嘉;王爱军;
2010, 31(02):  315-319. 
摘要 ( 8230 )   PDF (677KB) ( 11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历史文献记载的公元1164-2000年唐山地区干旱灾害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区域的旱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分析期旱灾共发生127次,平均每6.6a发生1次。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特大旱灾发生次数分别占旱灾发生总数的45.7%、25.2%、17.3%、11.8%。从时间段来看唐山旱灾发生频数呈现极少、多、少、极多的特点(对应时间段分别为公元1164-1487年、1488-1700年、1701-1800年、1801-2000年),平均发生1次的时间间隔为46a、5a、10a、2.5a。本地区旱灾的产生与历史时期的气候异常变化和降水分布变化特征是一致的。
石羊河流域玉米红蜘蛛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马兴祥;李万希;兰晓波;刘惠兰;
2010, 31(02):  320-323. 
摘要 ( 9754 )   PDF (499KB) ( 8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掌握气象条件影响玉米红蜘蛛生消的变化规律,减轻红蜘蛛对玉米的危害,用石羊河流域1991-2007年红蜘蛛发生实况资料分析了当地玉米红蜘蛛发生、发展、危害农作物关键时段的气象条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危害高峰期出现时间与秋季平均气温升高有关,秋季平均气温每年以0.2℃的速率升高,超过红蜘蛛适宜生长温度的日数增加,红蜘蛛危害玉米高峰期出现日期有推后的倾向。普查红蜘蛛越冬虫量、始见期、株受害率、危害高峰期、产量损失与对应年份旬、月及跨年临近旬、月气温、地温、空气相对湿度、蒸发量、降水、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选择生物学意义明确、与玉米红蜘蛛发生相关显著的,且有一定提前量的气象因子建立了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
2009/2010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徐玲玲;侯英雨;韩丽娟;李森;
2010, 31(02):  324-326. 
摘要 ( 11351 )   PDF (504KB)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9/2010年度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降水区域性差异明显。北方冬麦区光、温、水匹配基本合理,大部区域和时段降水条件较好,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后期返青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阴雨寡照天气,加之气温阶段性偏低,部分地区作物遭受冻害,但总体影响不大。云南、贵州等地遭受特大秋冬连旱,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和春播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新疆北部的持续强降雪使当地牧业生产受灾严重。总体来看,北方地区农业气象条件优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