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在线办公
编辑部公告
更多>>
汇款信息
邮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环发所
邮编: 100081
收款人:《中国农业气象》编辑部
银行:
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账号 : 110060435018002144355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农科院支行
联行号:30110000010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100000717807493W
引用排行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9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8-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下载
目录下载
论文
封面
2018, 39(07): 1.
摘要
(
192
)
PDF
(1327KB) (
1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18, 39(07): 2.
摘要
(
498
)
PDF
(79KB) (
11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光热资源变化及其影响
杨鹏宇,胡琦,马雪晴,胡莉婷,任飞扬,闫梦玲,黄彬香,潘学标,何奇瑾
2018, 39(07): 431-44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1
摘要
(
781
)
PDF
(15030KB) (
10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10℃活动积温和太阳辐射分别为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指标,从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分析夏玉米生长季光热资源线性趋势和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定量研究光热资源变化对夏玉米潜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呈显著增加趋势,各积温等值线均发生明显北移现象;所有站点夏玉米生长季辐射资源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与1961-1980年相比,近15a(2011-2015年)研究区夏玉米生长季≥10℃活动积温增加1.8%,太阳总辐射量减少16.2%。研究时段内夏玉米光温潜在产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变化率为-28.3kg·667m-2·10a-1 (P<0.05),高值区面积随着时段变化不断减少,表明辐射资源减少对光温潜在产量的负作用大于热量资源增加带来的正作用。目前研究区夏玉米单产仅达到光温潜在产量的27.5%,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还需综合考虑光、温、水、农艺措施等气候要素和社会要素的影响,为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布局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其对生物炭添加响应的研究进展
赵光昕,张晴雯,刘杏认,田秀平
2018, 39(07): 442-45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2
摘要
(
748
)
PDF
(555KB) (
18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亚氮(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还会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农田土壤是N2O最主要的排放源,由微生物主导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其最主要的排放途径,因此,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备受关注。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区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贡献的研究方法、土壤N2O产生途径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施用生物炭对N2O排放的影响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生物炭的响应不同,在N2O减排效应上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内在机理尚不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贡献的最佳研究方法,并就农田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对生物炭的响应机制进行研究展望。
昼夜连续照射LED红蓝光对不同品种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查凌雁,刘文科
2018, 39(07): 453-46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3
摘要
(
761
)
PDF
(889KB) (
9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生菜对全生长期连续光照的响应及品种差异性,在密闭式植物工厂内,以LED红蓝光为光源研究了水培条件下常规光照(12h/12h,NL)与连续光照(24h/0h,CL)对5种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光照(NL)处理相比,连续光照(CL)处理显著提高了除“大卫”外其它4种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其中“绿罗”生菜增加幅度最高。生长初期连续光照(CL)处理下5种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常规光照(NL)处理,但在生长后期,5种生菜两个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与常规光照处理相比,连续光照处理显著提高了5种生菜可溶性糖、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其中2种紫叶生菜的花青素含量。除“绿罗”外,其它4个品种连续光照处理下的抗坏血酸总量均略有或显著升高,其中主要提高了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对脱氢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总之,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能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促进可溶性糖和抗氧化物质合成;5个品种生菜对连续光照的适应性存在差异,其中“绿罗”的适应性最强;全生长期连续光照运用于植物工厂生菜生产对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潜力较大。
散射辐射比例与冬小麦光能利用率和总初级生产力的关系
杨晓亚,李俊,江晓东,同小娟,于强
2018, 39(07): 462-467.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4
摘要
(
621
)
PDF
(450KB) (
15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冬小麦拔节乳熟期(2004-04-01—05-20和2005-04-10—05-31)在田间观测的每30min涡度相关和小气候数据,计算散射辐射比例(DF)与光能利用率(LUE)和总初级生产力(GPP)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期为提高LUE模型和作物模型的模拟准确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乳熟期DF与LUE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DF与GPP间为极显著的抛物线关系(P<0.001),即随着DF的增加,LUE呈线性增长,而GPP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2004年和2005年观测实验表明,中等太阳辐射条件下,即DF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均值分别为0.57和27.7molm?2d?1时,冬小麦GPP达到最高。2004年与2005年相比较,DF与LUE、DF与GPP关系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两年间冬小麦拔节?乳熟期PAR水平和DF分布频率的差异。
1960-2015年淮河流域初终霜日时空变化分析
马尚谦,张勃,唐敏,马彬,杨梅,梁晶晶,张佳琦,加力戈
2018, 39(07): 468-47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5
摘要
(
591
)
PDF
(3825KB) (
1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淮河流域1960-2015年61个气象站点地面0cm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反距离加权、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近56a淮河流域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年份。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淮河流域平均初霜日期 、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分别以2.15、2.49、4.38d·10a-1的速率呈推迟、提前、延长的趋势(P<0.01),其中,在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最为显著(P<0.01),速率分别为16.38、5.34、20.6d·10a-1。(2)平均初霜日期在空间上呈北早、南迟,山区早、平原迟的分布;86.9%的站点初霜日期呈显著推迟趋势(P<0.05)。终霜日期呈西南早、东北迟,平原早、山区迟的分布;83.6%的站点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以3.44~5.92d·10a-1的速率呈提早趋势。无霜期随纬度和海拔升高而缩短;93.4%的站点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变化率为3.56~7.59d·10a-1,无霜期整体延长。(3)11月8日线、4月1日线、220d等值线位置较其它各气候基准期和各年代分别偏北约1个和2个纬距,在32°N和34°N附近的偏北趋势最为明显,佐证了该区初霜日期整体推迟、终霜日期整体提前、无霜期整体延长的趋势。(4)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分别在2002年、1995年和1998年发生突变。
提前喷施叶面肥对超级杂交晚稻抵御寒露风能力的影响
曹娜,熊强强,陈小荣,贺浩华,朱昌兰,傅军如,徐涛,才硕
2018, 39(07): 479-48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6
摘要
(
585
)
PDF
(799KB) (
7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以叶面喷清水作对照(CK),设置叶面喷施0.1%(P1)、0.3%(P3)和0.5%(P5)3个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研究双季晚稻抽穗扬花期遭遇低温条件下提前喷施磷钾肥对水稻叶温、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期间,不同叶面肥处理叶片温度较对照均有所提高,其中P3处理增温效果最好。低温胁迫下各处理稻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不同程度降低,以P3处理降幅最小,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及气孔导度等也均呈现类似变化特点;低温下各处理MDA含量均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以P3处理最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低温来临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SOD活性、POD活性总体上表现为CK最高,P3最低,而CAT活性则以CK最低,P3最高;低温胁迫下喷施叶面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黄熟期植株尤其是穗部干物质量,达到减缓产量降低的效果,其中以P3处理最佳,遭遇低温明显的2015年第二播期(7月1日播种)水稻产量比CK高14.04%;产量结构上,各处理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等均较CK明显改善。说明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是增强双季超级杂交晚稻抽穗扬花期低温抵御能力的有效措施。
2018年春季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李轩,张艳红,韩丽娟,李祎君,王纯枝
2018, 39(07): 490-49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18.07.007
摘要
(
554
)
PDF
(2038KB) (
6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春季(3-5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暖的春季。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少,各地降水距平分异明显。平均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仅华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北方冬麦区大部光温适宜,降水充沛,土壤墒情良好,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北方春播区气温回升平稳,降水较为及时,春播作物播种出苗顺利;南方大部时段水热条件较好,利于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和作物生长发育。4月4-7日全国大部地区遭遇较强冷空气,北方经济林果、南方春茶遭受霜冻害;5月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降水强度大,不利于夏收作物成熟晾晒;东北地区西部和内蒙古东部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导致春播受阻,5月21-23日、26-29日有明显降水过程,土壤墒情增加,旱情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