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4): 459-470.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04.003
姜婧妍,胡琦,楚希雅,周建朔,张丽娜,潘学标,王靖,黄彬香
JIANG Jing-yan, HU Qi, CHU Xi-ya, ZHOU Jian-shuo, ZHANG Li-na, PAN Xue-biao, WANG Jing, HUANG Bin-xiang
摘要:
基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186个气象站点196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利用气候倾向率和空间插值,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定量解析风速、降水量和蒸散量(ET0)等气象因子变化对风蚀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农牧交错带的环境问题和风沙治理提供科学建议及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风蚀量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分布在内蒙古中部的通辽、赤峰与河北张家口交界处等地,主要是该地区风速大、降水量少且蒸散量大。研究区不同时段风蚀量存在显著差异,春季风蚀气候侵蚀力最大、夏季最小,东部地区季节风蚀差异最显著。近60a研究区风蚀呈显著减少趋势,风速、降水量和蒸散量的变化共同影响了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变化,其中风速起主导作用,但不同区域风蚀变化的成因存在差异,研究区中东部地区风速减少、降水量增加,导致风蚀气候侵蚀力减少;研究区西部风速和蒸散量增加,同时降水量增加,抵消了风速和蒸散变化对风蚀的影响,致使风蚀气候侵蚀力变化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