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4): 558-568.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04.011
谢家旭,刘志雄,杜良敏,刘凯文,邓爱娟,袁正旋
XIE Jia-xu, LIU Zhi-xiong, DU Liang-min, LIU Kai-wen, DENG Ai-juan, YUAN Zheng-xuan
摘要:
利用1970−2022年湖北晚稻主产区气象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湖北寒露风气候特征,研究湖北省寒露风发生时的典型大气环流场,并对与寒露风初日出现早晚相关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特征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法构建基于前期环流指数的寒露风初日模拟模型,以期提高寒露风预测提前量,为预防和减轻寒露风影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近53a湖北晚稻主产区寒露风初日推迟以及总日数减少速率分别为0.4d·10a−1(P<0.05)和44d·10a−1(P<0.05)。累计站次最多为1970−1980年,最少为2001−2010年;重度站次比自1990s起持续增加,寒露风呈少发重发态势。(2)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上空位势高度自西向东的“− + −”异常环流分布以及南方暖湿气流北上输送是湖北寒露风发生的典型环流。(3)寒露风初日出现时间与欧亚大陆大尺度经向环流异常以及西太平洋暖池和南大西洋北部海温异常显著相关。当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地区位势高度异常增大(减小)时,湖北寒露风初日提前(推迟)。当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偏冷(暖)、南大西洋北部海温呈“北冷南暖(北暖南冷)”分布时,湖北寒露风初日有偏早(晚)趋势。(4)基于超参数自动搜索优化−随机森林方法建立湖北寒露风初日模拟模型,1970−2007年历史样本拟合准确率为91%,2008−2020年样本检验平均绝对误差为2.9d,表明该模型对湖北寒露风初日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