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3): 350-361.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03.007
段里成,侯英雨,杨军,郭瑞鸽,孙伟,王尚民
DUAN Li-cheng, HOU Ying-yu, YANG Jun, GUO Rui-ge, SUN Wei, WANG Shang-min
摘要:
以江西水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2021年在南昌县开展分期播种试验,分析播期对早稻、中稻、再生稻及晚稻种植模式主茎一、二次枝梗数及总颖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和再生稻种植模式播种−抽穗期所需生长时间随播期推迟呈缩短趋势,晚稻种植模式随播期推迟呈延长趋势。各种植模式下播期对主茎一、二次枝梗数和总颖花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早稻和再生稻种植模式适时早播有利于增加主茎一、二次枝梗数和总颖花数,中稻和晚稻种植模式过早过晚播种均不利于一、二次枝梗数和总颖花数的提高。各种植模式二次枝梗数与主茎总颖花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一次枝梗数与中稻、再生稻和晚稻种植模式主茎总颖花数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与早稻种植模式主茎总颖花数相关性不显著;各种植模式相关系数表现为二次枝梗数>一次支梗数。各种植模式二次枝梗数对总颖花数的贡献率大于一次枝梗数。综上,江西各种植模式下播期对主茎一、二次枝梗数和总颖花数影响较大,本试验条件下,早稻和再生稻种植模式将播期分别提前至3月11日和3月15日,中稻和晚稻种植模式播种期分别安排在5月15日和6月20−23日,有利于提高主茎一、二次枝梗数,从而增加总颖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