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科捷, 王乐, 冯朋博, 卢圆明, 王晓苹, 柳雅倩, 康建宏, 梁熠. 配施控释尿素对宁南山区春玉米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9): 769-781. |
[2] |
程向芬, 任成昊, 张劲松, 胡美均, 蒋丽娅, 胡海洋, 黄辉, 乔永胜. 杨树和栓皮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及光能利用率的比较[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4): 295-304. |
[3] |
王俊浩, 顾生浩, 徐田军, 陈博, 温维亮, 张立祯, 郭新宇. 消光系数估算方法对玉米冠层光能利用模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10): 773-785. |
[4] |
李义博, 陶福禄. 提高小麦光能利用效率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2): 93-111. |
[5] |
钱娅, 郭建茂, 李羚, 郭彩云, 刘俊伟. 基于MODIS数据的三种模型对区域玉米生产力的估算效果[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4): 297-306. |
[6] |
石涛,杨太明,黄勇,李翔,刘琪,杨元建.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水稻高温胁迫的关键技术[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9): 597-604. |
[7] |
栾青, 郭建平, 马雅丽, 张丽敏, 王婧瑄. 玉米叶面积指数估算通用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8): 506-519. |
[8] |
杨晓亚,李俊,江晓东,同小娟,于强. 散射辐射比例与冬小麦光能利用率和总初级生产力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07): 462-467. |
[9] |
吕晓,殷红,蒋春姬,张兵兵,战莘晔,辛明月,张美玲.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不同品种花生冠层叶面积指数的通用估算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06): 720-727. |
[10] |
郭建茂,刘俊伟,童应祥,费敦悦,王迁. 基于MODIS的光化学植被指数反演水稻区域光能利用率[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 37(03): 368-375. |
[11] |
尹昌君,李岩泉,张劲松,王鹤松,郑 宁,李春友. 黄淮海平原地区防护林网冬小麦生产力模拟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36(05): 619-624. |
[12] |
李俊,韩凤明,同小娟,于强. 麦田蒸散模型的改进及其对阻力参数的敏感性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6): 635-643. |
[13] |
李映雪,李佳佳,左晨,张雯淇,陈奕夫,田晓宇,王天宇,金林雪. 小麦冠层宽波段反照率与长势的关系[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4): 477-481. |
[14] |
孔德胤,杨松,黄淑琴,李雪冰,杨钦宇. 河套地区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3): 281-286. |
[15] |
张学艺;郭建茂;韩颖娟;曹宁;段晓凤;官景得;. 基于植被指数的宁夏灌区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02): 279-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