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小云,刘梦丽,李进,张军高,梁晶,杜鹏程,王莉,翟梦华,甘恩祥,高文伟,雷斌. 萎锈灵包衣对低温胁迫下棉种萌发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8): 495-505. |
[2] |
陈振, 张巨松, 陈平, 张玮涛,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崔建平. 花铃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成铃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11): 692-701. |
[3] |
闫翠侠,杨国亮,李典鹏,孙约兵,韩东亮,徐晓龙,朱新萍,贾宏涛. 生物炭对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39(09): 575-584. |
[4] |
雷斌,李进,段留生,张鹏忠,李杰,谭伟明. 种衣剂对低温处理下棉花胚根及幼苗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的
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04): 248-256. |
[5] |
张山清,普宗朝,李景林,李新建,吉春容,王命全,李 悦.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疆棉花种植区划的变化[J]. 中国农业气象, 2015, 36(05): 594-601. |
[6] |
刘凯文,苏荣瑞,耿一风,朱建强,安开忠,蔡伟. 考虑生育期需水量的荆州棉花旱涝等级划分方法[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3): 317-322. |
[7] |
王倩,曹杰,周兆基,张眉. 基于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确定鲁北三地棉花干旱指数保险理赔金额[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3): 293-298. |
[8] |
柳芳,薛庆禹,黎贞发. 天津棉花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及其产量动态预报[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01): 48-54. |
[9] |
王进, 李新建, 白丽, 杜红, 向导, 白书军. 干旱区棉花冠层高光谱反射特征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01): 114-118. |
[10] |
张翠英,郝振华,景安华,樊景豪. 气候因素对鲁西南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增刊): 100-103. |
[11] |
齐斌,余卫东,袁建昱,靳惠刚. 河南省棉花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04): 571-575. |
[12] |
程相儒;张光华;李彦斌;毛炜峄;. 北疆棉花典型丰歉年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01): 78-82. |
[13] |
左余宝;逄焕成;李玉义;田昌玉;唐继伟;. 鲁北地区地膜覆盖对棉花需水量、作物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01): 37-40. |
[14] |
李迎春;曹占洲;毛炜峄;. 新疆棉区10℃初日和终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棉花播种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S2): 238-240. |
[15] |
王建刚;王建林;徐建春;李建明;. 气候变化对北疆北部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S1): 103-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