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海霞, 韩雪盈, 胡桃花, 余丽萍, 柏会子, 郝兴宇, 李萍, 唐建昭. 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水氮耦合对产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5, 46(5): 640-651. |
[2] |
冯静怡, 景元书, 冉楚钰, Sachini Kaushalya Dissanayake S. D. 利用ESTARFM模型获取南方红壤区高时空分辨率MODIS
遥感蒸散估算数据[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9): 953-967. |
[3] |
周俊伟, 董勤各. 利用温度模型估算太阳辐射数据稀缺地区ET0[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7): 701-714. |
[4] |
褚超, 雷俊, 阳仁贵, 齐月, 李强, 杨庆怡, 姚玉璧, 施磊.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对灌溉春玉米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7): 745-755. |
[5] |
刘奇华, 孙召文, 尹秀波, 郑崇珂. 冷水灌溉对水稻扬花期遭受短时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11): 1382-1390. |
[6] |
田沛, 江晓东, 邹纯丽, 周剑飞, 贾浩煜. 亏缺灌溉对切花菊“神马”采后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10): 1174-1182. |
[7] |
江晓东, 张建取, 雷虎. 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环境下调亏灌溉对设施番茄生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8): 685-694. |
[8] |
刘文辉, 张宝忠, 魏征, 韩松俊, 韩聪颖, 王雅琦, 韩信. 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7): 545-559. |
[9] |
何雨桐, 谢立勇, 靳泽群, 李阔, 柳瀛, 郭李萍. 陕西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7): 560-574. |
[10] |
王洪博, 李国辉, 徐雪雯, 黄维雄, 赵泽艺, 高阳, 王兴鹏. 基于AquaCrop模型评估气候变化下棉花生产的可持续性[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7): 588-598. |
[11] |
刘忠贤, 姚嫚, 杨再强, 张琪, 俞昕. 基于Meta分析施肥与灌溉对夏玉米干旱的缓解效应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5): 361-371. |
[12] |
张鹏, 于红博, 张巧凤, 高依博, 张卫青, 张丽华. FY-3B/3C和AMSR2土壤含水量产品在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的适用性评价[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3): 238-251. |
[13] |
齐晓雯, 苗晨, 王鹤松.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植被光合对气象干旱的响应[J].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02): 133-143. |
[14] |
郑静, 佟玲, 赵金淼, 吴宣毅, 李鹏. 基于田间调查数据分析漳河灌区水稻灌溉水生产力分布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08): 612-621. |
[15] |
邢佳伊, 李丽, 王超, 邢换丽, 郝卫平, 王耀生. 施氮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21, 42(03): 181-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