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11): 1591-1603.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11.006
文璇,钟秀丽,吴辉,王尚文,金涛,彭君,刘恩科
WEN Xuan, ZHONG Xiu-li, WU Hui, WANG Shang-wen, JIN Tao, PENG Jun, LIU En-ke
摘要:
青稞是西藏地区主要的粮饲作物,土壤缺氮是限制该地区青稞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探明青稞种质耐低氮能力的评价方法,可为耐低氮品种的筛选、培育以及耐低氮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材料与依据。本研究以208份青稞种质作为供试材料,采用苗期水培的方式,设置正常供氮(5mmol·L−1)和低氮胁迫(0.1mmol·L−1)2个处理,测定不同青稞种质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农艺性状和氮素利用相关性状等10个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计算各青稞种质的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值),再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青稞种质苗期耐低氮能力预测模型和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低氮处理下青稞苗期的单株地上部鲜重、单株根鲜重、单株地上部干重、单株根干重、单株干重、氮含量和氮积累量均显著降低,而根冠比、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均显著增加。不同供氮水平下青稞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10%以上,说明所选用的青稞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为耐低氮青稞的筛选提供了可能。(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青稞种质苗期的10个性状指标的耐低氮系数提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2.81%。(3)对各指标的耐低氮系数与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预测青稞耐低氮能力的最优回归方程。(4)对各性状指标的耐低氮系数与D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回归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单株干重、单株根干重、单株根鲜重、单株地上部鲜重、单株地上部干重和氮吸收效率可以作为评价不同青稞耐低氮能力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