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气象 ›› 2025, Vol. 46 ›› Issue (11): 1652-1661.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5.11.011
徐琼芳,魏华兵,周多勇,艾泽,骆新越,刘家慧,吴彦霖
XU Qiong-fang, WEI Hua-bing, ZHOU Duo-yong, AI Ze, LUO Xin-yue, LIU Jia-hui, WU Yan-lin
摘要: 基于2016−2023年潜江市虾稻共作基地水温与小龙虾产量数据及1959−2023年潜江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数据,通过不同日最高水温持续天数与小龙虾产量损失率的相关分析,揭示小龙虾高温热害的关键致灾阈值,利用水温−气温回归模型,确立高温热害的日最高气温等效阈值,据此建立高温热害天气指数并设计保险产品,为小龙虾养殖提供高温热害风险转移途径。结果表明:(1)虾沟30cm水深处日最高水温≥31.5℃且持续7d为小龙虾高温热害的关键致灾因子阈值。(2)潜江市高温期(4−10月)最高水温与最高气温间存在稳定关联,根据其关系模型建立等效气象指标,即高温期日最高气温≥33.0℃的持续天数为高温热害天气指数。(3)小龙虾养殖高温热害指数分轻度、较轻、中度、较重和重度5个等级,保险产品纯费率厘定为4.5%,历史回测简单赔付率82.08%,每667m²赔偿比例3.1%~8.1%。(4)2024年在潜江试点证实,该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在农户损失补偿与保险公司运营中均具合理性,是稳定养殖收益、促进小龙虾产业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