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两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在重庆复杂地形下的精度评价
    旷兰, 田茂举, 李强, 李奇临, 刘俸霞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1): 71-8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1.007
    摘要154)      PDF(pc) (1778KB)(719)    收藏
    利用2020−2021年两套多源降水融合分析产品FAST和FRT产品、经过质量控制后的重庆地区35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降水量资料,结合各站点地形因子对两套产品进行相关性和误差检验,为复杂地形下的水文气象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FAST、FRT产品与观测值的相关性较好,呈正相关,误差较小,产品整体比观测值偏低,两者略有差别。(2)在月、季时间尺度上,春季的精度最好,汛期5−9月的误差和离散程度最大。(3)随着降水等级增大,产品的误差、相关性以及TS等级评分的分布越离散,误差绝对值逐渐增大,TS等级评分逐渐降低,相关性则先降低后增大,其中降水等级0.1~1.9mm、≥20mm的相关性较好。(4)在地形因子上,产品精度略有差别,其中斜坡上产品的精度最优,其余依次为平坡、陡坡以上和缓坡;起伏度大于70m产品的精度最优;随着海拔增加,产品精度先降低,当海拔大于700m时,产品精度提升;坡向为西南、东的产品精度更优,其中西南坡向最优。FAST和FRT降水产品在重庆地区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为自动站点稀少地区的降水数据提供有效补充。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黄睿茜, 赵俊芳, 霍治国, 彭慧文, 谢鸿飞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0): 943-95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0.007
    摘要284)      PDF(pc) (343KB)(369)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度学习的出现,推进了农业新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新方向。深度学习具有学习能力强、覆盖范围广、适应力强、可移植性好等优点,其开发模拟数据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在农业干旱的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归纳农业干旱监测预测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总结深度学习模型的原理、优势和不足,概述深度学习模型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方面的实际应用,探讨深度学习数据集要求大、数据预处理耗时长、预定义类别范围窄、遥感图像复杂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近年来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然而由于农业系统的非线性及干旱灾害发生的复杂性,现有技术在适用地域、对象和精准性等方面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深度学习方法为农业干旱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但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准确表达作物生长具体过程与机理,可尝试探索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来确保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对于修正预测序列中存在的误差,可建立基于深度学习模型与大气环流模式的耦合模型,进一步提升模型对中长期农业干旱的预测能力。针对灾害样本容量有限问题,加强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研究,可进一步提高农业干旱精细化监测与评估精度。针对影响农业干旱形成的因子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相结合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精度。因此,深度学习模型与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融合深度学习模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农业干旱预测、基于深度学习与迁移学习的农业干旱精细化监测与评估、深度学习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的区域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是未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预测及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Copula函数分析华北地区年高温干旱复合事件发生特征
    俞昕, 张琪, 杨再强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8): 695-70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8.005
    摘要271)      PDF(pc) (2053KB)(362)    收藏
    基于华北地区36个气象站1960−2019年逐日最高气温和降水数据,识别逐年高温强度和干旱强度,利用Copula函数构建高温强度和干旱强度的二维联合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分析不同类型高温干旱复合事件的重现期以评估复合事件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对年高温日数和干旱强度进行边际分布拟合时,GEV函数在更多的站点效果最好;将年高温日数和干旱强度进行二维联合,应用最多的Copula函数为Symmetrised Joe-Clayton函数。相比于高温强度,干旱强度对复合事件联合重现期的影响更大。华北地区西南部更容易发生高温强度高的复合事件,中南部更容易发生干旱强度高的复合事件。华北地区高温干旱复合事件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需针对不同区域复合事件的特征采取措施以减轻其带来的危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新阶段农业气象学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研究展望
    潘志华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4): 327-33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4.007
    摘要442)      PDF(pc) (285KB)(358)    收藏
    当前,中国进入了建设农业强国的新阶段,农业气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针对农业生产智慧化、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新形势,农业气象迫切需要建立气候要素与农业生产的定量关系,科学合理利用和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农业气象学的重要任务包括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创新理论方法;重要研究方向在农业气象基础、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减排、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应对、农业小气候调控、气候智慧型农业等方面。作为一门农业基础学科,农业气象学需要加快发展,走在其他农业科学的前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海南岛绿橙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陈彦希, 娄运生, 任丽轩, 苏磊, 汤丽玲, 杨建洲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10): 786-797.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10.002
    摘要219)      PDF(pc) (21968KB)(351)    收藏
    基于海南岛主岛19个气象站点连续40a(1980-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及地形等要素,建立空间分析模型,综合确定海南岛绿橙种植气候适宜区指标。在气候适宜度模型基础上构建海南岛绿橙种植温度、日照、降水以及综合适宜度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分析,利用自然点断法对绿橙种植气候适宜性进行精细化区划,并利用RCP4.5未来气候情景模式模拟数据探讨未来30a(2020-2049年)气候变化情景下海南岛绿橙种植适宜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现阶段海南岛绿橙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面积0.87×104km2,气候适宜度为0.9~1.0;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东部局部地区及中西部大部地区,面积1.83×104km2,气候适宜度为0.7~0.9;次适宜区主要分布于西部沿海及中西部海拔较高地区,面积0.51×104km2,气候适宜度为0.4~0.7;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中部山区,面积0.17×104km2,气候适宜度为0~0.4。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海南岛气温、降水分布呈较大变化,温度适宜区由四周向中部逐渐缩小,降水适宜区由东部逐渐迁移至中部地区。未来绿橙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琼中、屯昌和保亭县大部分地区、万宁市西部及白沙县中东部等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基于SPEI指数分析河西走廊气象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薛华柱, 李阳阳, 董国涛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11): 923-93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11.006
    摘要288)      PDF(pc) (5405KB)(337)    收藏
    利用河西走廊1965-2017年2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基于Penman-Monteith蒸散模型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SPEI,分析河西走廊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3a来河西走廊月、季、年尺度SPEI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即干旱有显著减弱趋势,但个别站点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其中武威站在2013年持续时长达到11个月;(2)河西走廊四季均存在变湿趋势,且冬季变湿显著,其中春、夏、秋季干旱呈不稳定变化,而冬季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由干旱向湿润突变;(3)河西走廊干旱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干旱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湿润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部;(4)不同时间尺度各等级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轻中旱发生频率远高于重特旱,且年、季尺度重特旱发生相对高频区空间分布特征与轻中旱正好相反。总之,近53a来河西走廊干旱呈减弱趋势,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生产开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但该区域气候变化较复杂,需要注意局部干旱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
    郭波, 杨振, 何文清, 刘家磊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977-99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1
    摘要298)      PDF(pc) (625KB)(329)    收藏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增产、增收的同时,由于对聚烯烃塑料地膜的长期使用,回收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使其积存土壤中,造成严重的污染问题。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区域,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耕地质量下降,农业操作受阻,作物的出苗、营养吸收及根系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生物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被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降解,最终分解成CO2和H2O,不仅对土壤无污染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成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生物降解地膜的不断深入研究,表明其对土壤环境及农作物产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不同区域和作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无法简单通过一项或者几项试验直接得出生物可降解地膜较塑料地膜PE优秀的结论。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环境和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的结果,比较使用生物可降解地膜(BM)和塑料地膜(PE)处理后的各种实验效果,分析其优劣性并对生物可降解地膜性能的改进提出建议,以期不断完善生物可降解地膜的性能,实现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分析表明,(1)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满足作物生长前期所需,加快出苗,缩短生长周期,同时对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土壤酶活性等产生有益的影响,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在微生物方面,生物可降解地膜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增长。同时,生物降解地膜具有较PE地膜优秀的减草能力,其中以黑色生物可降解地膜效果最佳,能够有效减少田间杂草数量,保证作物所需营养的供给。(2)在农作物方面,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在玉米生育前期和中期促进玉米生长,缩短生育时期,并提高产量。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的棉花籽棉产量与PE地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覆膜处理较裸地在产量上有显著提升。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的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因为土壤温度增加导致发芽更快,显著缩短生育周期,提早上市,并且较PE地膜和裸地能显著提高产量,其中黑色生物可降解地膜效果最明显。对于谷子作物,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处理下的产量与PE地膜处理无显著差异,覆膜处理在产量上较裸地处理均有显著提升。而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番茄、茄子和甜菜等蔬菜作物,生物可降解地膜能够长时间发挥保温增墒的作用,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最终产量与覆盖PE地膜处理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小幅提升,且较裸地处理有显著提升。(3)提出生物可降解地膜现存的不同成分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影响问题、降解可控问题和成本问题,如降解速度难以控制、生物可降解地膜不完全降解导致的环境问题、技术成熟度不高以及价格较高的问题,同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对生物可降解原料进行改性创新,降低成本,并对生物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机理进行调控,加强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研发高性能、多功能化的生物可降解地膜,同时满足区域适用性和作物适用性的新型生物可降解地膜,为生物降解地膜向更多区域和更多作物种类的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综述
    冉漫雪, 丁军军, 孙东宝, 顾峰雪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1-1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1
    摘要294)      PDF(pc) (724KB)(322)    收藏
    气候变暖、降水格局变化等是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土壤呼吸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探明气象条件(温度、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及作用机制是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气候变暖与土壤呼吸存在正反馈调节,但温度适应性削弱了二者的反馈关系。增温时长和土壤碳储量不同导致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土壤呼吸对温度适应性机制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适应性、底物消耗和土壤矿物质活化等。(2)降水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取决于土壤初始水分含量。当土壤含水量低于萎蔫系数时,降水不仅增加土壤含水量还可促进土壤呼吸,在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土壤呼吸达到最大值,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值时土壤呼吸又会受到抑制。水分对土壤呼吸影响机制主要为替代效应与阻滞效应、底物供给、微生物胁迫以及根系响应等。(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水分的耦合关系取决于土壤水热因子配比,当土壤温度成为胁迫因子时,降水引发的土壤水分含量升高对土壤呼吸的激发效应被低温的负面影响所抑制;当土壤水分成为胁迫因子时,气候变暖引发的土壤温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被干旱的负面影响所抵消,进行土壤呼吸研究时需充分考虑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为更全面深入地明晰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排放扰动因素,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呼吸与环境关系等相关领域研究应为重点方向,一是加强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土壤呼吸影响的研究,并定量化研究土壤呼吸组分;二是持续关注土壤呼吸对土壤初始温度和温度波动的响应特征,探索生物多样性或群落结构组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Meta分析华北冬小麦高产高效协同提升灌溉方案
    周丽涛, 孙爽, 张镇涛, 张方亮, 郭世博, 石延英, 杨晓光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7): 515-52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7.001
    摘要266)      PDF(pc) (1251KB)(295)    收藏
    目前针对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大多基于单点实验,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可比性较差,且难于获得区域结论。本文通过检索搜集获得186篇大田实验文献,共1876对观测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明确了灌溉对华北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区域、降水年型、土壤质地和施氮量水平下灌溉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明确了不同情景下华北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的最佳灌溉量。研究结果表明,与生长季内不灌溉相比,灌溉使华北冬小麦总体增产32.0%~38.3%,水分利用效率降低27.3%~30.1%。冬小麦生长季降水量<150mm的西北区域灌溉增产幅度(39.6%~53.5%)高于降水量>150mm的东南区域(24.3%~27.1%),灌溉后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幅度(32.4%~37.5%)高于东南区域(22.0%~24.3%)。冬小麦高产高效的生长季内最佳灌溉量西北区域为150~180mm,东南区域为120~150mm;干旱年、平水年和湿润年均为灌溉两次效果最佳,且最佳灌溉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和开花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最佳总灌溉量均为120~150mm;壤土条件下灌溉对冬小麦增产效果最佳,黏土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幅度最小,沙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四种土壤质地下冬小麦最佳灌溉量分别为60~90mm、120~150mm、180~210mm和150~180mm;施氮量在120~240kg·hm−2时,灌水80~140mm增产节水效果最佳,其中灌水110~140mm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更高,而灌水80~110mm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更高。综上所述,华北地区冬小麦在湿润年型下拔节和开花期灌溉,平水年型下拔节和孕穗期灌溉,干旱年型下拔节和抽穗期灌溉,总灌溉量为120~150mm,可实现高产节水,若该区域为壤土,同时施氮120~240kg·hm−2,冬小麦可实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协同提升。 关键词:华北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协同提升|Meta分析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模拟与预估
    晋程绣, 姜超, 张曦月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8): 597-61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8.001
    摘要325)      PDF(pc) (5094KB)(280)    收藏
    应用1961−2014年CN05.1月平均气温观测数据集,以及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19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基于泰勒图、泰勒指数和年际变化技巧评分,系统评估了CMIP6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以及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并预估该地区未来气温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与其他季节相比,大多数CMIP6模式对研究区1961−2014年秋季气温气候态空间分布的模拟表现最好;CMIP6模式模拟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结果整体偏低。19个模式中对西南地区气温模拟较好的模式有ACCESS−CM2、CMCC−CM2−SR5和CMCC−ESM5。(2)3个较优模式的等权重集合,在模拟气温的气候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方面优于19个模式的等权重集合。(3)与1961−2014年同期观测结果的多年平均气温相比,未来西南地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在4种情景下均呈升高趋势,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0.94~3.48℃。4种气候情景下均表现为夏季升温最多(2.17~3.48℃),且夏季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幅度最小;冬季升温最少(0.94~2.24℃),其年际波动幅度最大。(4)在21世纪初,4种情景间季节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趋势差异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1世纪中期,高辐射强迫情景下气温的升高趋势逐渐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5)在4种情景下,21世纪初期(2015−2034年)、中期(2045−2064年)及末期(2081−21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与历史(1961−2014年)观测气温的距平值均呈现西北大于东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大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的空间分布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在21世纪末期,同一地区高辐射强迫情景的气温距平值明显高于低辐射强迫情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蔡倩, 孙占祥, 王文斌, 白伟, 杜桂娟, 张悦, 张哲, 冯晨, 向午燕, 赵凤艳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7): 551-56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7.004
    摘要198)      PDF(pc) (1181KB)(268)    收藏
    为探明玉米大豆间作的作物增产、土地生产力提升和水分高效利用机理,优化辽西半干旱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于2018−2019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采用田间定位试验方法,设置了玉米大豆间作2行﹕2行(M2S2)、4行﹕4行(M4S4)、6行﹕6行(M6S6),玉米单作(M)和大豆单作(S)5种种植模式,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土地生产力、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单、间作模式作物总产量表现为M>M6S6>M4S4>M2S2>S,间作模式中作物对总产量的贡献率表现为玉米>大豆,玉米贡献率为79.0%~87.3%,大豆贡献率为12.7%~21.0%;M6S6和M4S4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13~1.19和1.06~1.07,均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小于1,表现为间作劣势;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50cm土层间作玉米与大豆存在水分竞争,60−100cm土层玉米和大豆存在水分互补;3种间作模式均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除M6S6间作模式外,M4S4和M2S2间作模式均降低了大豆水分利用效率;M6S6和M4S4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分别为1.18~1.21和1.05~1.06,水分生产力提高5%~21%,均具有间作水分利用优势,其中M6S6间作优势最强,M2S2间作模式水分当量比(WER)为0.99~1.01,间作水分利用优势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中M6S6间作产量优势和水分利用优势最强,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在辽西半干旱区农业生产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机器学习算法在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中的应用及展望
    赵金龙, 张学艺, 李阳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57-107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7
    摘要234)      PDF(pc) (403KB)(268)    收藏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新兴技术,近年来在作物信息获取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作物信息获取方式主要依靠化学检测法,测定过程耗时、耗力。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通过无损的方式,快速感知作物外观及内部理化参数,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对国内外作物信息高光谱遥感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总结了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在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归纳了机器学习算法建模的不确定性,指出高光谱感知作物信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通过多源遥感协同观测实现作物信息获取方式互补,发展高光谱遥感与作物模型同化技术、高光谱遥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技术,从而实现面向作物全生育期的关键信息智能化获取与决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作物模型应用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研究进展
    彭慧文, 赵俊芳, 谢鸿飞, 房世波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8): 644-65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8.005
    摘要277)      PDF(pc) (379KB)(259)    收藏
    作物模型和遥感技术以各自独有的优势在作物生产监测、评估及未来预测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在大尺度、高精准的农业生产监测、评估与预测上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促进这些技术在区域尺度上的作物产量预测、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等方面更加广泛地应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归纳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作物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总结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集成方法的原理、特点和不足,概述了作物模型与遥感信息集成技术的实际应用,探讨了提升数据集成精度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国内外对于作物模型及其与遥感数据集成的研究与应用广泛而深入,利用同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作物模型模拟精度,为作物模型实现区域尺度作物生长及产量评估、气候变化对产量影响、农田管理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撑。作物模型模拟结果及遥感反演数据的不确定性、数据同化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尺度效应是进一步提高集成系统精度与效率的限制因素。因此,遥感数据多源融合、同化过程多变量协同、作物模型多类型耦合以及数据高性能并行计算是未来作物模型与遥感数据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花期短时高温对不同品种水稻颖花开放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徐鹏, 贺一哲, 黄亚茹, 王辉, 尤翠翠, 何海兵, 柯健, 武立权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1): 25-35.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1.003
    摘要312)      PDF(pc) (630KB)(252)    收藏
    以耐热型水稻品种N22和热敏型水稻品种YR343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从抽穗扬花当天开始,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处理,以32℃/25℃(昼/夜)为对照,设置38℃/30℃为高温处理,连续处理7d。分别于处理第1、3、5、7天取样,研究花期不同天数高温胁迫对水稻颖花开放动态、颖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胁迫后水稻产量和结实率均呈降低趋势,其降幅与高温持续时间有关。高温处理7d时,品种N22的产量与结实率分别降低49.1%和37.4%,YR343分别降低85.1%和65.3%。(2)高温胁迫后,水稻的花药开裂率和花粉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高温持续时间越长,降幅越大。(3)高温胁迫后水稻的总颖花开放量显著降低,其中,N22与YR343分别降低33.3%和65.5%。花期高温还改变了水稻开花峰值和峰值出现时间,与常温相比,高温下N22的开花高峰提前1h出现,峰值比例下降0.5%,YR343峰值出现时间无变化,但峰值比例降低2.8%,高温胁迫下YR343出现了花期缩短的现象。(4)高温胁迫下,水稻颖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及过氧化氢含量呈上升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综上所述,结实率的降低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花期高温主要通过改变水稻颖花开放动态及其生理特性,降低花药开裂率和花粉活性,从而降低结实率,导致水稻减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气候变暖背景下西藏中南部苹果物候期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
    杜军, 蒲桂娟, 索朗旺堆, 王挺, 巴桑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3): 171-18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3.001
    摘要216)      PDF(pc) (635KB)(251)    收藏
    利用2001−2020年西藏泽当农业气象站苹果物候期和逐日平均气温(Tm)、最高气温(Tmax)、最低气温(Tmin)、气温日较差(DTR)、相对湿度(RH)、降水量(Pr)、日照时数(S)和≥0℃积温(∑T0)等资料,采用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分析近20a西藏中南部苹果物候期及生长期长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的主导气候因子,以期揭示西藏高原苹果物候期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2001−2020年西藏中南部苹果除可采成熟期以1.28d·a−1的速率呈提前趋势外,其它物候期平均每年推迟2.83~7.64d;果实生长发育期长度、花期长度平均每年分别缩短8.92d和5.98d,而果树全生育期长度略有延长,速率为0.65d·a−1。各物候期Tmax趋于升高,Tmin呈降低趋势,DTR显著增大;多数物候期RH、S呈显著减少趋势;Pr在可采成熟期前以增加为主,之后趋于减少。春季物候期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秋季物候期主要受降水影响。影响物候期长度的主导气候因子,可采成熟期−叶变色末期和果树全生育期长度为Tm,叶变色末期−落叶末期为S,其它物候期长度均为∑T0。研究区3月上旬Tm每升高1℃,苹果开花始期提前2.32d;10月下旬Pr每增加10mm,苹果落叶末期提前8.55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时空演变规律及风险区划
    曹强, 杨咸贵, 董世杰, 罗晓丹, 李鸿飞, 陈曦, 岳伟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67-7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7
    摘要188)      PDF(pc) (3420KB)(250)    收藏
    基于大别山区3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趋势面插值和ArcGIS技术,分析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时空分布特征,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选取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载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评价因子,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茶树春霜冻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并基于ArcGIS技术开展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1971−2020年大别山区不同等级春霜冻发生日数均显著下降,发生总日数及轻度、中度、重度春霜冻发生日数均值分别为9.6、5.2、3.0和1.4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45、−0.61、−0.54和−0.30d·10a−1;春霜冻发生日数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呈正相关,大别山区北部春霜冻发生日数较南部下降趋势更明显。(2)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高、中和低风险区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6.67%、41.88%和41.45%;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金寨县、岳西县、霍山县和英山县等海拔600m以上高山区域,信阳市及零星阴坡(北坡)地带;中风险区主要位于海拔低于600m的山区及大别山北麓部分低海拔地区,零星分布在南麓阴坡(北坡)低海拔地区;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南麓低海拔地区,零星分布在北麓阳坡(南坡)低海拔地区。大别山区茶树春霜冻风险精细化评估可为优化茶产业布局、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华南芒果种植区寒冻害危险性区划与评估
    孙朝锋, 林雯, 黄川容, 吴立, 陈家金, 王加义, 林辉阳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7): 563-575.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7.005
    摘要191)      PDF(pc) (1537KB)(239)    收藏
    利用华南(广东、广西、福建)芒果种植区115个气象站1961−2016年观测资料,结合芒果寒冻害指标,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确定种植区各气象站点的寒冻害危险性指数,建立寒冻害危险性指数与地理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基于GIS技术对华南芒果种植区寒冻害危险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华南芒果种植区寒冻害危险性与地理因子之间关系密切,总体呈现由沿海到内陆,寒冻害危险性逐渐变大的趋势,此外,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增高,从南到北芒果寒冻害危险性程度也逐渐增大。轻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华南芒果种植区南部沿海地带及部分内陆地市的低海拔地区,占种植区面积比例为56.85%,该区域适合大规模种植芒果;中度寒冻害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南芒果种植区内陆中低海拔地区以及北部高纬度沿海地区,占种植区面积比例为37.03%;重度以上的寒冻害危险性区域主要分布在华南芒果种植区内陆高海拔地区,占种植区面积比例为6.12%。通过历史灾情和各县区年产量资料验证,区划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芒果的优化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2001-2100年中国区域季节平均温度变化的时空格局
    付大容, 陈笑蝶, 刘亦婷, 刘力, 彭守璋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9): 681-69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9.001
    摘要329)      PDF(pc) (5662KB)(236)    收藏
    基于1km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温度数据集,采用距平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s斜率估计法,分析四季平均气温在历史时期(2001−2020年)与未来时期(2021−2100年)低强迫情景(SSP119)、中等强迫情景(SSP245)和高强迫情景(SSP585)下的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的时空格局,以期为气候变暖背景下制定详细的区域适应性策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相比历史时期,未来时期在3个情景下的四季均温总体上升,且夏季增温区域面积最大,其中SSP119情景下增温1~2℃的区域占66.70%,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增加2℃以上的区域分别占37.37%和99.06%;同时,3个SSP情景下的季节均温的整体变化幅度具有显著差异,SSP119情景下较缓和,SSP245情景次之,SSP585情景增温幅度最大。(2)在历史时期,相比其他季节,春季均温的显著上升速率最快(0.68±0.24℃∙10a−1),且面积占比最大(14.44%),主要分布于华北、云贵川和江浙局部区域。(3)在未来时期,中国区域季节均温呈总体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在SSP119情景下,春季和冬季均温显著上升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国南部和青藏高原局部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9.03%和25.58%,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中国所有区域的季节均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北方的季节均温显著上升速率比南方快,全国区域在冬季的显著上升速率最快(0.66±0.09℃∙10a−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北方苹果花期霜冻风险研究
    邱星霖, 林泽全, 李璨, 俞海洋, 王瑛
    中国农业气象    2024, 45 (01): 33-44.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4.01.004
    摘要184)      PDF(pc) (11528KB)(231)    收藏
    中国北方苹果主产区位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苹果花期霜冻灾害事件对果农收入和产区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未来气候变化会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本研究基于NEX-GDDP共享的气候模式数据,利用泰勒图选取对苹果花期最低气温拟合能力最优的7个模式,计算未来苹果花期最低气温年遇值,采用极值分布传递函数校正方法对其订正,预估气候变化下中国北方苹果霜冻灾害及减产风险。以研究区各地遭遇30a一遇的苹果花期霜冻灾害强度为例,RCP4.5情景下未来近期和远期,河南、山西、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区域为主要受灾区域,以最低气温−3~−2℃为主,减产率最高的为河南、宁夏、山西、陕西省北部地区,中国北方苹果总减产率在2.47%~5.22%。RCP8.5情景下,最低气温−3℃以下霜冻灾害区扩大至河南全境、山东中部等地,中国北方苹果总减产率在4.57%~12.39%。未来这些地区苹果种植需加强对霜冻灾害风险的防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陕西北扩区苹果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及潜力分析
    梁轶, 屈振江, 鲁成, 张黎, 刘璐, 王景红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5): 347-360.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5.001
    摘要308)      PDF(pc) (5232KB)(230)    收藏
    为了厘清新的气候期(1991−2020年)陕西北扩区苹果气候适宜种植区的精细化分布,揭示该区域苹果可发展种植潜力,本文基于陕西苹果产区气象观测、数字高程模型、耕地确权等多源数据资料,综合考虑陕北山地苹果种植的气候与立地条件需求,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6−8月空气相对湿度、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坡向、坡度共7项因子作为区划指标,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各气候因子空间化模拟推算,基于模糊集线性隶属函数方法构建各项单因子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判和集优法研制了陕西北扩区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应用耕地确权数据提取分县(区)苹果北扩适宜种植区的旱地和可灌溉面积分布,以明确其可发展种植潜力。结果表明:(1)陕西苹果适宜种植区北界主要分布在自吴起、靖边中南部向东北经横山南部、米脂延伸至佳县中南部一带向阳缓坡丘陵沟壑区,海拔一般在730~1660m。(2)野外调查验证显示,区划结果与果园实地种植分布的一致性约80%。(3)基于耕地确权数据的分县(区)苹果气候适宜区精细化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北扩区苹果气候适宜等级以上可发展种植面积约276.9khm2,占可用耕地24.6%,其中旱地面积占96.3%,以雨养农业为主。与各县(区)苹果种植现状统计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榆林市除神木、府谷外的其他大部分县(区)和延安市吴起县苹果气候适宜区潜在种植面积尚有4.9~28.5khm2的发展空间,延安市志丹县苹果气候适宜区潜在种植发展面积已趋于饱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探测植被光合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齐晓雯, 苗晨, 王鹤松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2): 133-143.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2.005
    摘要230)      PDF(pc) (1473KB)(225)    收藏
    干旱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最复杂的气象灾害,一定程度上会削弱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开展植被对干旱响应的研究并选择敏感的干旱探测因子,有助于掌握干旱对植被的影响规律、理解植被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过程和机理。本研究以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数据和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为基础,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分析中国区域内2000−2018年生长季植被光合对气象干旱的响应,比较不同干旱梯度、不同植被对干旱响应的敏感性以及SPEI响应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SIF与SPEI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显著正相关的面积达到75.05%,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且大部分地区对SPEI的响应时间尺度以中短期为主。(2)SIF在春季对SPEI显著相关的区域占比最少,夏季达到最高,秋季又略有下降。对干旱响应的时间尺度在春季以短期为主,而夏季响应时间尺度长的区域较春季有所增加。(3)半干旱区对干旱的敏感性最强,干旱区最弱,不同气候区对干旱的响应时间尺度均以短期为主。(4)研究所选植被类型均能较早地对干旱做出响应,其中,草地对干旱最敏感,林地和农田相对较弱,阔叶林比针叶林对干旱更敏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旱梯度和不同植被类型下SIF均能快速反映环境胁迫对植被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生产影响的研究综述
    郝帅, 宋艳玲, 孙爽, 王春乙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5): 398-40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5.005
    摘要225)      PDF(pc) (444KB)(219)    收藏
    青藏高原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青稞是青藏高原主要作物,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本文梳理了当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生产影响的相关研究,就青藏高原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青稞种植制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较其他地区增温显著,降水增加,日照时数减少,干旱和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更加频繁;气候变化使得青稞潜在种植界限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移动,可种植面积增加,生育期缩短,当前气候变化对青稞生长有利,同时品种更替和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青稞产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青稞生育期将继续缩短,青稞生产及藏区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现有研究存在青稞研究区域局限性,气候变化对青稞复合影响和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较少等问题。未来需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对青稞生产影响的机制机理,创建青稞气象灾害影响与综合风险动态评估技术体系,制定有效措施促进高原青稞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保障青藏高原青稞粮食安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区域粮食产量因灾损失评估之内蒙古自治区灾情−产量模型构建
    朱永昶, 刘布春, 刘园, SHIRAZI zeeshan-sana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1): 36-46.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1.004
    摘要203)      PDF(pc) (624KB)(217)    收藏
    基于198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气象灾害灾情及该地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构建灾情−粮食作物产量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以此估算该地区粮食作物因灾减产量。结果表明:(1)198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速分别为74.48×103hm2·a−1、78.85×104t·a−1和100.97kg·hm−2·a−1。(2)1981-2020年内蒙古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成灾面积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期全国农业气象灾害成灾和受灾面积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干旱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其受灾和成灾面积分别占历年各灾种的总受灾和成灾面积的64.10%和62.45%。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受灾率和成灾率水平上干旱是与粮食单产关联度最高的农业气象灾害,在绝收率水平上风雹与粮食单产关联度最高。(4)构建的灾情-粮食作物产量评估模型模拟准确率较高,其模拟粮食产量与实际粮食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2=0.99,P<0.01),历年模拟平均相对误差为0.20%,翌年试报相对误差为2.49%。(5)198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因灾损失率呈极显著下降趋势(R2=0.77,P<0.01),降速为0.48个百分点·a−1,平均因灾损失率为14.79%,68.42%的年份粮食单产因灾损失率高于10%。综上分析,基于1981-2020年统计数据构建的内蒙古自治区灾情−粮食作物产量评估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和预测粮食作物产量、评估粮食产量因灾损失,从而满足农业气象业务和服务的需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关键生育时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江, 李明倩, 常峻菲, 程溪晗, 王立为, 刘青, 高西宁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8): 622-632.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8.003
    摘要293)      PDF(pc) (387KB)(216)    收藏
    以“辽豆15”为试材,在开花期和鼓粒期设置轻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65%±5%)和重度干旱(土壤相对湿度50%±5%)以及对照(土壤相对湿度80%±5%)处理,开展大豆干旱及复水控制试验。干旱处理持续7d、14d和21d,并在胁迫结束后进行复水,复水水平与对照处理一致。达到胁迫时间当日和复水后第7天取大豆倒三叶叶片,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干旱胁迫对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复水后补偿效应。结果表明:开花期,轻度干旱和重度干旱胁迫均使叶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以及POD活性显著升高,轻度干旱胁迫使SOD活性显著升高。鼓粒期,大豆受干旱胁迫影响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SOD活性显著升高,但POD活性显著降低。复水对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均出现补偿效应,但对POD补偿效应不明显。由此可见,干旱会对大豆叶片造成过氧化伤害,主要表现在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同时复水可使大豆叶片由干旱造成的过氧化伤害得到缓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补偿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伊犁地区酿酒葡萄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杨凡, 刘园, 刘布春, 杨兴元, 崔成, 陈玉宝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4): 261-273.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4.001
    摘要309)      PDF(pc) (2707KB)(215)    收藏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酿酒葡萄可种植区10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和酿酒葡萄生育期数据,通过M-K检验、趋势检验等统计方法,结合ArcGIS空间表达,分析了1961−2020年研究区酿酒葡萄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高效合理利用当地积雪资源,缓解干旱及冻害,优化酿酒葡萄越冬方式,选择成本较低的积雪覆盖方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961−2020年伊犁地区除昭苏及尼勒克部分区域外光热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且低于455mm,全区年均降水量以5.1mm·10a−1趋势增加,总体满足酿酒葡萄生长发育需求;全区酿酒葡萄越冬期(11月−翌年3月)降雪每10a增加7.4mm,且被0−10cm积雪覆盖的概率大于90%;(2)1961−2020年全区越冬期冻害频次、强度均有所下降,潜在生长季(4−10月)中7月和9月旱情较严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化模拟
    赵雪晴, 金涛, 董雯怡, 刘美霞, 刘勤, 刘恩科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22-103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4
    摘要188)      PDF(pc) (6492KB)(215)    收藏
    春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研究分析不同气候和土壤模式下春玉米产量的空间差异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土壤、地形和气候因素三个方面共13个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春玉米单产和13个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将春玉米单产进行栅格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的空间化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与春玉米单产统计数据基本一致,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在2482.49~10147.10kghm−2。(2)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图客观反映了春玉米单产的空间分布趋势,大体呈现由中部地区向四周不断减少的格局。本研究准确取得栅格尺度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化的模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1.45%,可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和决策制定等提供方法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区域粮食产量因灾损失评估之北方五省灾情-产量模型再检验
    刘园, 刘布春, 梅旭荣, 贺金娜, 陈迪, 韩锐, 朱永昶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11): 1009-1021.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11.003
    摘要189)      PDF(pc) (1564KB)(214)    收藏
    利用1961-2020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和农业灾情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全国和冀鲁豫晋陕粮食产量与灾情的变化特征;采用已构建的河北、山东、河南灾情-产量评估模型,输入2008-2020年灾情数据,估算粮食产量及其因灾损失,检验已建灾情-产量评估模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同时,基于该统计建模方法构建了山西和陕西两省粮食作物灾情-产量评估模型,评价构建模型方法的通用性。结果表明:(1)1961−2020年,北方五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5%,夏收粮食和秋收粮食种植面积分别以3.39hm2·a−1和106.3hm2·a−1的速率极显著下降(P<0.01),总产量分别以137.3×104t·a1和119.9×104t·a−1的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2008−2020年北方五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以209.42hm2·a−1和258.06×104t·a−1的速率极显著增加(P<0.01)。(2)1961−2020年,北方五省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占全国平均灾情的28%、28%和23%,北方五省与全国灾情均呈显著先增强后减轻变化趋势;全国农作物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在2008年、2000年和2000年达到历史高值后逐年下降;北方五省相应灾情分别在1990年、1989年和2004年出现下降拐点。全国粮食作物灾情主要来自干旱和洪涝,旱涝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占全国灾害统计面积的76%;北方五省灾情主要来自干旱,干旱受灾、成灾和绝收面积分别占北方五省灾情统计的66%、61%和58%。2008−2020年山东干旱受灾面积最大;河北、山西干旱成灾面积相对较高;河北洪涝和风雹绝收面积最高。(3)基于构建模型的数据序列延长至2020年,冀鲁豫粮食产量模拟值与实际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0.95,P<0.01),构建的北方五省灾情−粮食作物产量评估模型模拟准确率较高;60a间,冀鲁豫晋陕五省的粮食因灾损失率分别为8.99%、18.02%、9.79%、12.84%和20.04%,近12a受灾情面积减少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灾损失率分别为4.4%、17.4%、9.65%、8.14%和17.9%,均有所下降。经模型的验证和构建,该建模统计方法对于评估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造成的损失表现较好,具有预测粮食产量的性能,具备业务化应用的可行性。鉴于北方五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较高,新时期防范区域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李轩, 吴门新, 侯英雨, 庄立伟, 何延波, 孙少杰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08): 657-669.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2.08.006
    摘要204)      PDF(pc) (5665KB)(213)    收藏
    为了适应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增强海量数据快速处理、多源数据融合智能分析、数据挖掘等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农业气象数据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国家气象中心采用开源框架,分布式(Hadoop)大数据技术和Web架构,融合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构建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多源农业气象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同时提供网络端数据和业务产品可视化展示。共享平台于2021年业务运行,部署在国家级服务器上,为国家级和31个省级用户提供13大类200余种数据要素和产品的在线快速浏览和查询,实现国家−省级用户通过网络快速浏览、查询业务数据和产品,实现农业气象业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汇,形成统一应用的农业气象大数据共享环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
    李洁, 聂红民, 许国震
    中国农业气象    2023, 44 (09): 759-768.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3.09.001
    摘要199)      PDF(pc) (535KB)(212)    收藏
    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生产投入、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作物产量等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共5个指标,利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分析河南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为农业生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农业灌溉面积外,2000−2020年河南省各项农作物生产投入量基本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各项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总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015年达到最高峰867.32万t,至2020年碳排放总量比2015年减少10.27%;在21a的平均碳排放量中,化肥的排放量最高,其次是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农药和农业灌溉,其占比分别是73.35%、9.41%、8.08%、7.77%和1.39%,化肥是主要碳排放源。2009−2020年河南省农作物生产投入的碳排放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达到最高值为1.0670thm−2,而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15年降低了2.87%。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碳减排受政策影响效果显著。化肥作为农作物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源,减量增效仍然是重要的措施,其次应考虑合理使用农用塑料薄膜。加强政策引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施减肥减药增效的措施,推广高质量高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规范农膜的使用和回收治理,都是减少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2022年总目录
    中国农业气象    2022, 43 (12): 1-.  
    摘要98)      PDF(pc) (196KB)(20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