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东滨州轻中度盐碱耕地开展不同土壤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田间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空白对照(CK)、当地习惯施肥(F)、有机肥替代50% 的氮肥(M)、在处理F的基础上增施石膏(G)、在处理M的基础上配施微生物菌剂(MB)、在处理MB基础上增施石膏(MGB)、在处理MGB的基础上将有机肥替代氮肥的幅度提高到70%(HMGB),其中M、G为单一调理剂处理,MB、MGB、HMGB为复合调理剂处理,以探究不同调理剂施用对黄河下游盐碱地夏玉米产量及土壤固碳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调理剂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F)对夏玉米生物量和产量均有显著提升作用;其中复合调理剂的作用优于单一调理剂,复合调理剂对产量组成结构中的穗粒数和百粒重都有显著提高作用。(2)与当地习惯施肥处理(F)相比,施用调理剂使土壤中0.250−1.000mm粒径大团聚体的组成占比显著增加10~20个百分点, <0.020mm粒径的黏粒占比减少10~30个百分点;相应地,该大团聚体和黏粒对全土有机碳含量的贡献分别增加3.0%~38.7%(0.250−1.000mm)、降低3.3%~23.4%(<0.020mm),其中石膏处理(G)和复合调理剂处理对团聚体组成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有机肥(M)处理;(3)代表性处理(CK、F、M、MGB)在夏玉米生育期的N2O累计排放量在443.8~1416.9gN·hm−2,M和MGB处理分别比F减排N2O 13.8%和27.7%,说明复合调理剂对土壤N2O减排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以高量有机肥+石膏+菌剂(HMGB处理)为主要成分的调理剂可作为黄河下游盐碱地改良,并提升农田粮食产量及兼顾固碳减排的多目标可持续发展土壤改良方案。